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清末新政背景下吉林地区基础教育为内容进行研究。按现行教育分类方式针对初、中等教育中所设立的小学堂、中学堂为研究对象,还原新式教育中基础教育从无到有,从开创到发展的全过程,从国家、省级、府厅州县三个层面探究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对吉林地区教育普及的推动情况,并将吉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置于全国范围内,考察得失,作以评价。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从新政产生的历史背景,新政之中教育改革前后变化,导出教育改革之中,吉林地区基础教育的设立、发展状况。第二部分介绍吉林地区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创立、内设机构、人员组成及各自职能。第三、四部分分别介绍初等、中等教育内容,包括生源状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预期、考核评价。第五部分作为结束语,总结了新政后吉林地区在基础教育中取得的成果,并将吉林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情况与内陆地区比较,从中看出吉林地区发展中的不足。在政策层面上与本地区新政推行前后进行对比,并对日俄战争前、后吉林地区教育倾向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