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自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提出之后,不但吸引了国际的关注,更引发了国内的“创客”热潮。一方面,崇尚“个人制造”与“创新民主化”的“创客”的出现,打破了工业时代福特主义的流水线制造与垂直化组织管理,也突破了后福特主义的大规模定制和水平化组织管理。另一方面,由创客空间、创客咖啡等创客聚集的社区发展而来的“众创空间”,在政府大力推动下,逐渐发展成为创业者们早期研发和办公的首选场所。回顾早期创客空间的发展,在配备微型智能制造工具的基础上,其基本功能是为创客爱好者提供交流的场地;创客咖啡馆则为创客爱好者和投资者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也成为便利的移动办公场所。但随着创业热潮的兴起,早期的创客空间和创客咖啡已不足以满足创客创业者的需求。“众创空间”形式的联合办公、共享办公应运而生,从空间布局突破了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以更灵活和开放的方式服务新兴的创客创业群体。因此,本研究将集中关注以下问题:新兴的创客创业者有什么特点?创客为什么选择众创空间开展创业活动?众创空间的组织模式又有什么特点可以吸引创客并促进其创新创业活动?在本研究中,作者通过实地研究的方式,在北京A众创空间进行三个月的参与观察,与23位创客们进行深度访谈,同时搜集了该众创空间内110位创客及116个创业团队的团队资料。通过分析这些资料,作者将首先介绍A空间内创客们的基本概况,进而归纳创客创业者的特点;其次,作者通过具体案例描述“众创空间”内创业者们的互动,创业者与空间管理者的互动,以及空间管理团队内部的互动,着力分析“众创空问”这类新型组织模式的运作。最后,利用上述分析,总结创客为什么选择“众创空间”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众创空间”又是如何促进创业者推进其创业活动。“共享式创新”是本研究针对众创空间的核心价值提炼出来的概念。它是指不同类型的创业者和服务机构在企业发展初期,围绕核心业务,相互交流讨论,达到未曾预料的启发的交流机制。“共享”这个概念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扩展,而遍及各行各业。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需求引导,重新配置闲置资源,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这种开放共享的理念是创客运动所积极推崇的,也是现在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理念。因而当这些初创公司汇聚到众创空间时,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共享”便成为主要的手段,也是特有的表现形式。同时,“共享式创新”也成为了众创空间的核心价值。从物理空间上看,联合办公解决了办公资源闲置,达成了初步的共享经济价值;从交流机制上看,众创空间不但提供了交流平台,还不断推动不同类型的创业者合作、学习,突破了原有线性创新机制的封闭性,又进一步发展了非线性创新机制,让初创团队在项目早期能够不断与其他团队跨界碰撞和交流,拓宽了思路,甚至直接借鉴有益的经验、避开无用的试验等。这种非预期性,恰恰是创新的内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