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外语言能力等级量表研究历史悠久,已趋于成熟,而国内相关研究则侧重于介绍国外语言能力量表的研制过程和研究方法、讨论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我国对口头交际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方面,很少有学者从语言能力等级量表的视角对口头交际策略能力进行研究。2014年开始,中国教育部开始致力于研制《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以中国中学生为目标群体,探讨如何建构英语口头交际策略能力等级量表。本研究以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和邓杰的信息能力构念观为理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学生英语口头交际策略能力等级量表的建构进行研究,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中国中学生英语口头交际策略能力等级量表可分为哪几个维度?2)中国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策略能力等级量表可分为哪几个等级?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如下具体研究:描述语的采集与编制、描述语的分类与定级。首先,作者运用文献法从语言能力量表、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等中广泛收集与中国中学生英语口头交际策略能力相关的描述语295条。其次,我们参照准确、清晰、简洁、独立、肯定五原则,运用翻译、改写、拆分、合并等方法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后保留200条描述语,以“能做”的形式呈现。在此基础上,我们依据话语信息认知处理能力理论,并借鉴CEFR中对策略的分类,将描述语划分为四个维度。最后,邀请31位一线教师评价描述语的难度以收集数据,并采用多层面Rasch模型将收集来的描述语进行定量分析,形成初始量表。本研究发现:1)中国中学生英语口头交际策略能力等级量表分为规划、执行、评估、补救四个维度。2)依据Facets的数据分析,中国中学生英语口头交际策略能力等级量表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中国中学生英语口头交际策略能力等级量表建构的基础是有关策略能力的描述语的采集与编制。应确保描述语来源的广泛性、代表性和权威性,描述语应准确、清晰、简洁、独立、肯定。分类和定级是关键,分类应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定级应有定性和定量证据的支持,从而保证量表的效度。希望本研究能为中学生英语口头交际策略的学习、教学和测评提供一定的指导,并为《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研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