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臭蛙属,在所有被研究的两栖动物中,通常被认为含有最丰富、最多样化的抗菌肽。在本文实验中,首先构建了滇南臭蛙(Odorranatiannanensis)皮肤组织的cDNA文库,并从中克隆出22条互不相同的抗菌肽序列。然后对滇南臭蛙的皮肤分泌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一些抗菌肽,发现其中有3条抗菌肽的序列能很好地与从cDNA文库中克隆得到的序列相匹配,它们被命名为Odorranain-C7HSa,Brevinin-1-OT2和Odorranain-G-OT。
而后我们在22条抗菌肽中选择了4条结构和序列都有很强特殊性的抗菌肽进行了化学合成,并根据它们的序列和结构进行了功能预测。这几条抗菌肽的结构不同于已经报道过AMP,根据结构,3个被划分为已知的AMP家族,它们被称为pleurain-E-OT,odorranain-G-OT,以及odorranain-A-OT,而第四个则比较特殊,它的序列有14个氨基酸——AILTTLANWARKFL,其羧基端酰胺化表明它是一个新型两栖动物抗菌肽,它被命名为tiannanensin。
滇南臭蛙抗菌肽序列和结构如此显著的多样性与臭蛙属其他种类的情况相契合。我们对上述合成的四条抗菌肽进行了功能分析,其中包括抗菌活性(MIC)、溶血性、细胞毒性和抗氧化性。实验结果显示这几个抗菌肽的抗菌能力都不是很突出,但是其他方面,比如抗氧化性则有不错的结果。当今抗菌肽在宿主防御系统中的角色扮演和作用机理还不清楚,本实验的结果给了我们一些提示,这些AMPs在宿主防御体系中,不仅仅只有抗菌方面的作用,还应该有其他更深层、更复杂的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