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镓基超分子纳米结构到γ-Ga2O3日盲探测性能纳米器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盲探测系统在民用以及军事相关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γ-Ga203拥有较宽的带隙和良好的稳定性,其纳米材料的研究将是未来构筑镓氧化物日盲探测器件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日盲探测系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为了解决γ-Ga203纳米晶制备过程中存在的溶剂干扰问题,采用室温固相研磨技术,通过构建镓基配合物超分子纳米晶作为前驱体,在理解前驱体结构/温度相关性的基础上,进而通过前驱体的可控热解构合成高质量的γ-Ga203纳米晶,实现其日盲探测性能的改善,最终构筑具有优异光电响应性能的日盲探测器件.基于室温固相反应通过构建/解构超分子纳米晶获得金属氧化物纳米晶的研究思路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纳米超分子包合物的形成不仅能够显著改变主体空腔内部微环境,而且可对实现特定客体的结构或性能微调.该方法不仅具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如简单高效、无需苛刻反应条件、不使用溶剂等,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应用于合成其它金属基超分子纳米材料和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我们相信研磨-热解策略为合成高质量的超分子纳米晶体和无机纳米材料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途径.本论文包含三方面内容:1)γ-Ga2O3纳米层的可控合成;2)纳米超分子材料构筑金属氧化物材料研究;3)γ-Ga2O3材料的日盲探测性能研究.第一部分包含以下内容:采用简便的研磨方法,用于制备由环糊精和乙酰丙酮镓形成的超分子正方纳米板.纳米板在室温下表现出高度单分散的分布特性,并在353 K下自组装形成超分子层状纳米片.当加热至更高的温度如673 K层状纳米片分解成γ-Ga2O3层纳米片.与三维结构(纳米球状)的γ-Ga2O3相比,γ-Ga2O3纳米片(厚度约15 nm)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积(93.9 m2·g1).第二部分包含以下内容:尝试将固相研磨构筑超分子晶体继而解构产生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策略拓展应用于其它金属基超分子纳米晶的可控合成.采用其他客体替代金属配合物GAA/采用其他主体替代γ-CD论证策略的可行性.第三部分包含以下内容:对比超分子路径和镓配合物路径生成的两种不同形貌γ-Ga2O3的光致发光特性和日盲探测性能,前者显示出更为优越的日盲探测性能(更大的明暗电流比;更快的响应时间;更优的明电流稳定性).
其他文献
应用喇曼光镊系统结合气体循环供给装置,收集了不同氧合状态的单个红细胞的喇曼光谱,分析了激光功率对氧合状态分析的影响.选择氧合态和去氧态的对比及区分指标,并运用该指标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重要性已被人类普遍接受,信息和材料、能源一起,被看作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三大支柱。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伴随而来的就是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发展、农村致富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都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释放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以转入非农就业。随着老龄化时代到来,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农村基础设施在释放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民收入增加、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方面的关键作用愈发不可小觑。中国目前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局部落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经济的活力,扼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现有文献针对某些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