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欺凌问题普遍存在于世界各个国家,在日本也是同样如此,日语有时候也把校园欺凌称之为“校内暴力”,这种现象不仅仅单纯地发生在学生之间,还包括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其他人之间,其表现形式为物理性攻击、精神性攻击、藏匿他人物品、恶意嘲笑等。尤其是近年来,虽然社会与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此同时,校园欺凌的形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欺凌作为一种新的欺凌表现形式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一般来说,现实欺凌主要表现为加害者对比自己弱小的另一方进行持续的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的攻击,并使对方感到痛苦,但网络欺凌与之有所不同,加害者可以隐藏在暗处,利用手机、网络、电脑等设备,通过匿名的方式,对比自己弱小或者强大的他人进行谣言散布、恐吓、诽谤等欺凌行为。这种通过网络进行欺凌的形式并不需要固定的场所和时间,很难会被他人看到,想要找到加害者并不容易。网络欺凌虽然不能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但带给受害者心理上的威胁和精神上的折磨甚至比现实欺凌更为严重,同时,针对网络欺凌事件如何进行评判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处理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总而言之,现如今,网络欺凌已经与现实欺凌一样,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本文以当前日本校园中存在的“网络欺凌”为中心,针对其产生的原因和可行性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背景、研究动机、先行研究以及研究方法。其次从欺凌的定义、形式以及网络欺凌的特征等角度对欺凌的整体概况进行了探讨。同时,依据所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的数据,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对网络欺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针对日本中小学校园网络欺凌的预防与减少,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有效地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