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s,VDACs),主要定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的孔状蛋白。VDACs能同其它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形成复合体,在胞质和线粒体之间进行代谢物质的转运。本实验室前期鉴定了8个VDAC水稻基因,但大多数的功能尚未报道。本研究拟利用膜蛋白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OsVDAC5互作蛋白,并通过超表达和干涉OsVDAC5基因,初步鉴定其生物学功能。取得如下进展:1、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OsVDAC5可能是一个十二次或十八次跨膜蛋白,N端和C端有可能均位于线粒体,由此构建了7种OsVDAC5部分缺失的诱饵蛋白载体进行互作鉴定。酵母双杂交实验结果显示仅保留OsVDAC5蛋白75个氨基酸残基的诱饵蛋白载体可用于互作蛋白的筛选,并从水稻YTB幼穗cDNA文库中筛选到7个可能的互作蛋白,但互作真实性还需进一步验证。2、将基因OsVDAC5部分特异cDNA序列克隆到干涉载体pMCG161,遗传转化水稻日本晴,经Real-Time PCR检测获得获得多株OsVDAC5表达量明显下调的T0代转基因植株。3、将OsVDAC5基因全长cDNA序列克隆到诱导型启动子HVA1和pGTPB下游,构建2个诱导型表达载体,遗传转化水稻日本晴,由于不能分化成苗均未获得转基因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