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论的山脊线特征量化与地貌分类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pan_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貌类型复杂,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而地貌分类则对人类建设活动的规模与布局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地貌分类的研究大多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提取其地形指标,通过组合量化,确定其地貌类型。地形特征线直观表达了地形骨架,刻画了地貌形态,如何基于地形特征线进行地貌分类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根据图论的原理,地形特征线可以被视作网络或者图,能否在图或者网络的基础上设计定量指标,用来表述地形的差异性,进而实施地形分类?如果能取得进展,将可能成为地貌分类研究的新角度、新方向。基于样区典型性、代表性、科学性的考虑,本文选择陕西省和甘肃省作为研究区域,其中研究的核心区域位于陕西省,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及秦巴山地,从北到南其地貌类型有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山地等,研究样区地貌类型种类丰富,是适合地貌类型分类研究的理想区域。为了比较小流域边界和大面积样区地貌的稳定性,使用了核心区域中不同地貌类型的小流域样区以及大面积地貌样区,利用多尺度空间自相关确定分析的特征尺度,提取山脊线;基于图论的原理拟定拓扑参数,定量刻画山脊线特征;利用聚类分析,探索基于图论的山脊线量化特征及其在地貌分类的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正地形及其轮廓线一定程度上与山脊线有相似性,研究正地形的分析尺度对山脊线至关重要。首先计算不同地貌类型的正地形区域,进而将其转化为矢量面状正地形,对其进行增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根据显著度指标,确定研究区分析的特征尺度。结果表明,秦巴山地的最佳分析窗口一般为40×40,黄土高原区为33×33;这表明增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有助于确定山脊线提取的最佳分析窗口。2.根据图论的原理,将山脊线视为树状图,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确定适宜的图论参数;构建了包括图的熵、边邻接指数、高程差邻接指数、图的个数、图的密度、Randic X、点线连通度、图复杂度以及最大子图的高程平均值、标准差、极差在内的参数系列。基于主成分分析,对所选择的图论参数进行处理,保留主要参数;利用系统聚类和K均值聚类法方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并对比二者异同。结果表明:就分类参数而言,在小流域地貌样区,同种方法,11参数和7参数在某些分类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就大面积样区地貌而言,7参数和11参数在地貌分为两类时,结果一致,很好地将黄土高原地貌和秦巴山地地貌识别出来。而11参数还能进一步识别出梁状低山地貌,7参数则不能。相较而言,7参数分类的准确性不如11参数。在大面积样区中地貌的复杂度更高,可能会存在不止一种地貌,这使得需要较为全面的定量化参数来概括,而主成分分析所确定的参数虽然概括了分类参数的绝大多数的信息,但是仍然不能代替全部。就聚类方法而言,不同方法之间结果不尽相同。系统聚类的第一种分类方法它能够有效的识别出4种地貌类型,黄土塬、黄土峁、中山、秦岭高山。K均值聚类能够识别出中高山地貌、高山地貌及黄土塬地貌3种地貌类型。这表明系统聚类的分类方法优于K均值聚类。就分类面积大小而言,大面积样区的多个分类方法均可以识别出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地的地貌,但小流域地貌不能有效区分;研究暗示大面积地貌样区可以很好地识别出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地这种宏观尺度的地貌类型,这为探索宏观尺度的地貌分类提供了方向。3.利用随机森林进行的地貌分类预测,研究区分为2类(黄土高原地貌和秦巴山地地貌)时,分类正确率高达到95.4%;分为4类(秦巴山地、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塬)时,分类正确率为80%。
其他文献
羊肚菌(Morchella spp)是一类营养价值极高的珍稀食药用真菌,一直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近年来多变的环境及过度的采摘导致了野生羊肚菌的资源匮乏,因此羊肚菌的人工培育已成为必然。羊肚菌发生及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十分苛刻,目前羊肚菌的栽培仍是以野外自然环境为主,开放式的栽培环境也就导致了羊肚菌病害频发。但是目前关于羊肚菌病害的研究报道并不多,现已报道的羊肚菌病害病原菌数量极少。因此,分
微孔有机聚合物(MOPs)因具有大比表面积、高稳定性、结构易功能化等特点是构建负载型钯基催化剂的理想材料。目前对MOP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材料骨架结构性能调控上,但是,形貌结构同样是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合成具有不同形貌的MOPs材料并研究其在Pd催化有机反应的影响机制是微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研究的新思路。本论文以合成形貌可控的微孔有机聚合物为目标,研究了具有不同形貌结构的微孔有机聚合物载P
镁合金具有高比强度、低密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等工业领域。镁合金的化学活性高,在海洋环境下的耐蚀性较差。光电化学阴极保护(PECCP)技术可以对海洋环境下的金属或合金提供有效的阴极保护,该技术利用n型半导体在光刺激下产生的光生电子对金属阴极极化,实现阴极保护。由于镁合金的自腐蚀电位较负,现有半导体材料的导带电位相对较正,无法实现光生电子向镁合金基底的转移和阴极极化保护。本文通过在镁合金上沉积
光催化分解水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的技术,能够缓解当今社会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在众多光催化剂中,石墨相氮化碳(g-C3N4)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合适的能带位置、简易的合成方法而被广泛研究。但g-C3N4又存在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高、光吸收效率低等缺点。探索非贵金属基的助催化剂,对实现氮化碳基材料高效、低成本制氢至关重要。近年来,在光催化制氢领域中,过渡金属磷化物(TMPs)被认为是替代贵金属基
噻唑环是药物中重要的活性分子骨架。噻唑在天然产物和药物中通常是无害的,但如果噻唑在生物活化过程中产生活性代谢物硫代酰胺,则可能发生肝毒性反应。典型的例子是结构相似的两个药物即肝毒性的舒多昔康和安全性的美洛昔康。它们结构之间唯一的区别是美洛昔康中噻唑环的C5位连接有一个甲基。甲基引起两个药物分子安全性差异的原因并不清楚,噻唑环的生物活化机制也不清楚。基于此,我们通过量子化学计算阐明细胞色素P450(
镁合金因密度小、比强度高、可铸性强、导电导热性能好等优点而在汽车、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不佳,因此需要通过表面处理技术提高其耐蚀性。本文主要工作为基于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H)的镁合金防护涂层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
近几十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凸显,寻找新的清洁能源或能源转换技术变得尤为迫切。光催化反应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由于具有绿色、温和、可持续等优点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关于光催化的研究,目前集中在开发拓宽光谱响应范围、减少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的光催化剂。常用的光催化剂有以Ti O2和Cd S为代表的传统半导体和以金属有机骨架(MOFs)和g-C3N4为代表的新型光催化剂。单一半导
吲哚啉(2,3-二氢吲哚)是一类重要的生物碱,在药物化学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不同手性吲哚啉骨架的高效合成可以为该类化合物的制备提供方法学基础,因而具有重要的合成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铑催化炔基亚胺的分子内不对称炔化环化反应。在以往炔基亚胺的串联反应中,反应次序基本都是从亚胺到炔烃,我们通过对反应体系的优化实现了电子流向从炔烃到亚胺的过程。使用苯胺衍生的炔基亚胺作为原料,三异丙基硅基乙炔作为炔化试剂,[
吲哚3位螺环骨架是许多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分子以及药物的结构核心。其合成方法大多需要多步反应,过程复杂且产率低,发展一种过程简单,产率高的合成方法越来越重要。本文发展了钯催化乙烯基氮环丙烷与磺酰基吲哚原位生成α,β-不饱和亚胺的高立体选择性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钯手性双膦配体络合物为催化体系,乙烯基氮杂环丙烷与原位生成的亚胺以最高83%的产率、最高97%ee和13: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次能源将会消耗殆尽,环境污染会严重危及人类的健康。因此,科学家正探索新技术以替代一次能源。其中,光催化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光催化剂在解决水体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上具有一系列优点。但是,体相氮化碳由于比表面积小、活性位点少和光生载流子易复合等问题,影响其光催化活性。本文通过构建异质结制备出高效、稳定的氮化碳基材料,并将其用于环境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