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复方配伍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痹祺胶囊作为临床治疗风湿痹症等慢性疾病的传世验方,其组方严谨,疗效确切。有关痹祺胶囊复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虽有一定研究基础,但未见对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报道。本文在中药复方配伍理论的指导下,以君药主要效应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为指标,对痹祺胶囊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药代动力学探索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建立了生物样品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LC-MS定量分析方法,其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操作简单快捷,为进行不同配伍给药后马钱子效应成分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2、比较大鼠灌胃相同剂量后马钱子效应成分化学单体、痹祺胶囊君药以及全药的药代动力学差异。首次发现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在单体组和君药组的药动学参数没有显著差别,而痹祺胶囊全药组能够显著延长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降低峰浓度,并显著延长有效浓度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但不影响其吸收总程度。表明痹祺胶囊复方中除君药外的其他配伍组分影响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并且差异主要体现在吸收过程。3、按照中药复方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则,对痹祺胶囊进行拆方配伍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臣药组和佐药组均能显著延长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达峰时间,延缓吸收,避免过快产生毒副作用。将臣、佐药拆方的单味药组分别与君药配伍,未见明显的药代动力学差异。揭示了臣、佐、使药相互作用对君药药动学的影响,体现痹祺胶囊复方配伍的科学性。4、以离体外翻肠囊为模型进行大鼠小肠吸收研究,结果表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在单体组、痹祺胶囊君药和全药组中在小肠各区段均容易透过肠壁被吸收,其吸收呈线性,属于一级动力学过程,且最佳吸收位置为空肠。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在痹祺胶囊全药中的大鼠空肠吸收速率和累计吸收量低于单体组和君药组,有显著性差异。加入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吸收没有显著增强,表明二者不是P-gp底物。本文首次从肠吸收角度探讨了痹祺胶囊配伍对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影响,验证了大鼠体内药动学实验结果。5、相同给药剂量的痹祺胶囊全方士的宁较之单体在脑组织分布的达峰时间显著减慢,峰浓度显著减小,维持AUC不变,但两个给药组脑血比没有显著差异。揭示吸收过程的配伍变化是痹祺胶囊对中枢系统增效减毒作用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