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社区是城市基层社会的细胞,作为自治组织在城市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单位制”被打破,社区治理主体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需求更加多样化,社区自治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社区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依靠力量,原有的以行政管理为主,条块分割的旧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已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改革我国现有的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探索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对于社区建设和发展来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社区治理体制也存在一些诸如社区自治组织力量较为薄弱,社区治理呈现一定程度的行政性的问题。如何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探讨建立在政府、社会与社区合作基础上的社区治理模式,对于社区建设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的选题来源于我的导师沈荣华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公关项目(06JZD0033)《地方政府改革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的一个子课题,即苏州市平江区政府的委托课题——平江区社区治理体制创新。参与这个课题已有两年时间,在对平江区社区治理体制创新进行实证研究期间,有幸和导师一起合作发表了一篇题为“合作共治: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路径——苏州市平江区社区体制创新探析”(《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的论文。这篇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论文初稿,后经导师的几番修改之后得以发表(本文在引用这篇论文时都以脚注的形式标出)。经过和导师商量,认为社区治理模式创新这一研究课题值得作进一步研究,本文的选题以及研究过程都深深的受到这篇论文的影响。本文采用了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系统分析和个案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试图通过比较和研究国内外社区治理模式,以国内外社区治理的经验为借鉴,以苏州市平江区社区治理模式创新为考查个案,探索我国社区治理的新模式。目前,国内城市社区建设模式众多,有的从民主角度,有的侧重社区自治,有的强调社区服务,其中,苏州市平江区社区建设以体制创新为出发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苏州平江社区“1+4”体制架构的设想与实践,其体制创新的价值与意义,对于探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路径、配合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形式、尝试地方政府与社区合作共治的治理之道以及充分吸纳社会力量推进公民社会成熟,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