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上海报刊的西画传播活动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mi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的油画艺术早在明代开始传入中国,但是几百年以来,一直没有在中国打开局面。进入20世纪20年代,西画在上海迅速发展,不论是在创作还是教育领域都取得丰硕的成果。以往人们常把这些成果完全归结于当时的大批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的努力,但是在当时传媒发展相对成熟的上海,媒介的确对西画作了大量的报道,这些不同层次的报道在西画传播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论文将要研究的正是当时上海媒体的艺术传播活动。 文章通过对以《美术》、《美育》、《美展》为代表的艺术类期刊;以《小说月报》为代表的文学类期刊;以及以《申报》为代表的综合类报纸上刊登的西画传播信息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当时中国的西画传播。在定量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思想背景、媒介背景,再现当时西画发展的概貌,总结不同媒体在传播西画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论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西画传播进行解读,利用风筝模式把艺术传播放入系统之中考虑,发现:虽然上海媒体为西画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西画在中国的发展,并为更多的人所知,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对西画传播的制约和影响,它在不同受众群体中的效果有较大差异。 20世纪20年代上海报刊的西画传播给今后的艺术传播提供了以下经验:其一,把艺术推向受众,应该让艺术通俗化。其二,相对统一的传播思想对提高传播效果大有裨益。第三,艺术传播应该整合各类媒体,构筑完整,统一的传播格局。
其他文献
公共新闻,是基于民生新闻的超越。我国当目前的民生新闻,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与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势有些许的不和谐,不利于现代新闻事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民生新闻进行反
期刊
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机勃勃的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类信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在经历的最伟大的传播发明。本文运用案例分析、调查、比较、评述等方法,对
本文以20世纪上海二、三十年代的自由撰稿人为整体研究对象,以文化传播的角度,考察自由撰稿人作为新型知识分子的代表,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在社会环境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