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观照下的庞德译作《神州集》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ingz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5年庞德译作《华夏集》(或《神州集》,Cathay)的出版极大地推动了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神州集》是英美现代诗歌史上一本重要的有重大影响的译诗集。庞德在研习古汉语诗歌的过程中,为汉语的意象表现力与文字的视觉形象而振奋。在译诗的过程中,他刻意模仿汉语的表达方式,刻意偏离英语的语法规则,省略句子的成分,有意识模仿汉语古诗的语言特点,以便使英语诗歌披上中国诗歌语言形式的外衣,这使《神州集》充满了异国情调。《神州集》的他异性主要是由庞德的诗歌诗学视域与翻译理论视域融合所体现。在诗学视域上,庞德主张简洁直观的文字对事物进行直接描述,不加以任何说明、说教或抒情。在翻译理论上,庞德主要坚持了保留原语文化的特有表达方式的异化翻译方法,通过引进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表达方式,意象重叠与意象并置,语法切断,名词并置,将中文诗歌文本的他异性(alterity)保留到《神州集》中,给英语诗歌内容、创作方式增添了新的元素,从而使《神州集》充满了异国风情。庞德引进中国古诗语法、句式、体裁、风格等以保留译诗集《神州集》的异域风情,而对句式、体裁、典故、风格神韵的吸收与补偿的归化译法则实现了乔治·斯坦纳所说的译入语文本的平衡。阐释学与翻译学的联姻,给翻译学增添了哲学的色彩。阐释学翻译派理论下的译者不再是单纯的译者,而是读者与作者的双重身份。庞德的《神州集》并不是中文古诗的完全对等的翻译,语言口语化、节奏自由,背离了原诗古典形式;在形式、内容、韵律、节奏上与原中文歌诗有较大的出入。这使得庞《神州集》成为了一部创造性的翻译作品。庞德的创造性翻译策略打破了翻译理论界“忠实”的原则,尤其是对诗歌翻译的忠实原则再次提出了挑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强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盐酸阿霉素腹腔注射法制作心衰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基于PET/CT显像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各项指标的关系,探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PET/CT检查的初诊NSCLC患者130例。采用单因素
当下我国经融市场还不够完善,金融法律规范和政策引导还不够到位,让非法融资找到了滋生土壤,涉众型金融案件呈高发态势。作为经济领跑发展的上海,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则更多地
反义词是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反义词对汉语词汇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古汉语专书反义词研究是汉语反义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语反义词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前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亦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M3型,约占成人AML的10%-15%。目前研究显示,95%的APL患者细
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策略,文化立场和个几审美观念等对译文的面貌产生重大的影响。除此以外,译者还应在翻译过程中体现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特点,这
华文教育遭受的32年的禁锢,已造成了印尼近三代华人子弟出现华文的断层问题,华人社团也因此被迫解散。中印(尼)关系恢复后,印尼政府采取了较为开明和宽松的政策,从而使被禁锢的华文
破碎化是当今地表自然景观演化的重要形式。基于县(区)行政单元,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生态方法,定量探讨了长江三角洲生态用地破碎分区及其城市化关联,研究结论有:①建立了生态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1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城市化改变了下垫面条件,进而影响河流生态水文条件,造成河流水体污染、栖息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水生态问题。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掌握不透水性指标的属性,合理控制不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