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神经生长因子的PEG-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药效

来源 :广州医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十几年来,学者们对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作为药物载体具有靶向性、缓释及控释性等多重效应。研究发现经表面修饰过的聚合物纳米粒能通过血脑屏障,并可保护药物(如神经生长因子)不被降解失活,延长药物持续作用时间,提高药物有效利用率。因此,可改善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效。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制备高包封率的载神经生长因子的纳米粒,并初步探讨其对PC12细胞的体外诱导效果评价。  方法:采用复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载牛血清白蛋白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用单因素分析及正交设计对工艺进行优化筛选;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纳米粒分析仪测定平均粒径和分散指数;BCA法测定纳米粒包封率及载药量,并进一步研究纳米粒体外释放特性。得到最好的制备方案后,制备载神经生长因子的聚合物纳米粒,并以此处理PC12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载神经生长因子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对PC12细胞的体外诱导状况,对其诱导效果及缓释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最优处方制备的载牛血清蛋白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呈球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258.0±5.73)nm,包封率为(80.56±2.23)%,内水相中投药量10mg时载药量约(4.24±0.12)%,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分别为Q=55.02t1/2+165.96(R2=0.9801)(牛血清白蛋白)、Q=4.38t1/2+19.46(R2=0.9889)(神经生长因子),分初期突释释放和后期缓释释放两个阶段,0~56天的累积释放总量分别为76.61%(牛血清白蛋白)、62.34%(神经生长因子)。载神经生长因子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可以诱导PC12细胞像神经元样分化效能。  提示制备的载神经生长因子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理化性质优良,在体外有良好的缓释效能及生物活性。
其他文献
在班级建设过程中组织多种多样的特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班级活动,还可以进一步推动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在切身实践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实现健康发展.从校内活动、班级活动和社
背景: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已上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特别是近几年以来世界范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加速上升趋势。所以对乳腺癌的早期诊
学位
“听听,某某班主任又开始长篇大论,大讲道理了.”“是的,听得耳朵老茧都要生了.”“像不像《西游记》里的唐僧?”“像.”……一张聊天纸,就这么传到老师手中.相信任何一位班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而“育人”,就是小学班主任重要的职责所在,其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更是班主任“育人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也是小学生基础教育中最不可忽视
为了有效地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素养,学校进行了多方面的主题研究,努力缩小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区内子女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够有效地融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