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旅游环境保护——以凤凰古城为例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n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已成为环境污染、破坏的重要原因,然而,良好的环境状况又是旅游业的基础;如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日益紧迫的问题。本文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从旅游管理者、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四方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对凤凰古城的旅游环境保护、污染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旅游管理者内部政出多门,利益部门化且相互冲突,因而管理乏力,是旅游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旅游经营者内部只顾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不管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无序竞争、相互冲突,是旅游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对那些没有参与旅游经营的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在旅游开发中付出很多,但获益很少,甚至没有获益反而受损,因而对保护和改善旅游环境持消极态度。而旅游者追求旅游的即期利益,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严重污染旅游环境,乱扔垃圾现象也相当普遍,并且,环境现状越差,他们越倾向于污染环境。   从四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看,管理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管理者对经营者监管乏力,经营者逃避管理现象普遍。管理者对当地居民的利益考虑不够,很少吸纳当地居民参与管理活动,因而当地居民对管理者有抵触情绪。管理者对游客的管理力度不够,但旅游者从长期利益出发开展环保活动,能较大促进管理者的管理。经营者与当地居民的利益有一致性,也有差异和冲突,出现过经营者损害当地居民利益的情况。经营者与旅游者的利益也有共同处,然而,像经营和使用一次性旅游产品这种做法,虽然对二者都有利,但严重损害环保利益。当地居民没有参与旅游经营活动,不能因此获益,又不能从管理者那里明显获得旅游开发带来的利润,因此,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对当地居民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如抬高物价,造成交通拥堵,污染空气,影响市容、景观等。   因此,整合和规范管理者的部门化利益和旅游经营者相互冲突的利益,大力增进和保护当地居民的利益,培育旅游者的长远利益观,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民营企业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同时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是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给社会带来了结构脆弱的独生子女家庭,随着独生子女家庭规模的持续扩大,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风险逐渐显现,许多在计划生育实施之初所未预料的后果也正在一天天
本文主要探讨在以研究个案金竹村为代表的乡土社会,项目下乡作为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主要模式,其具体的运作机制及其实践结果,以及其作为一种新的村治模式对当前农村带来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深入,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为国家、政府、公众和学界的共识和中国老龄事业的基本目标。然而在经济欠发达、公共服务落后的农村,老年人依然是最边缘的群体,其生活照料、健康照顾、精神慰藉、经济支持等诸多需求并未满足。加之传统的孝道伦理遭遇农村家庭结构的解体、人口迁移、市场经济理性选择等冲击,家庭成员包括老年人自己将老年人视为家庭和社会的包袱。2009年9月年,国务院出台新型农村养
人口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我们关注的主要是人口数量问题。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持续推行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城市化浪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民族兴旺的根本。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儿童阶段既是初期亦是关键时期,此外,由于儿童本身的弱势性也决定了他们的生存、发展和保护都更需要来自各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