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汽车业经过建国以来六十多年的发展,在行业基础建设、产销规模、市场布局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提升,初步形成了全产业链的生产研发,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竞争力,并具有了初步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高端品牌建设、营销网络规模、跨国集团化管理运作等核心竞争力上还有明显差距。如何突破行业瓶颈,实现核心竞争力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众多车企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车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后,面对异常薄弱的汽车工业基础和巨大的技术差距,中国企业选择“市场换技术”,希望以合资的方式追赶世界汽车巨头实现中华民族的自主汽车梦。但事与愿违,中国汽车企业没有因此真正强大起来,不但没有接触到核心技术,反而被合资占用了资源、拖累了精力,自主技术、自主品牌迟迟得不到发展。与市场换技术相比,海外并购能突破发达国家汽车集团的技术垄断,直接接触核心技术,全面接管被收购车企并掌握更多话语权。通过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可以依托被收购方的技术、网络、品牌和经验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2008年以来,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全球汽车企业进入寒冬,各大车企纷纷陷入巨亏,濒临破产的边缘,或等待政府救济,或赔本甩卖。危机也带来了全球汽车产业重新整合的机会。相对于国外汽车厂商的不景气,中国车企因为政府保护和国内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而保持着相当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给中国车企带来了并购海外优质资产的契机。2010年3月,吉利汽车出价18亿美元取得对沃尔沃轿车的100%控股权。这次并购是目前为止中国汽车业最大的一次并购,而且其全资控股方式和核心技术的全面获取给中国汽车企业的海外并购树立了新样板。本文就是在上述背景下,对中国汽车行业竞争力提升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整体汽车业的发展情况,详述了中国汽车业从计划体制到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外资再到新世纪加速发展的发展历程,并从产销量、市场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情况。论文第二部分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为重点,通过吉利并购沃尔沃轿车的SWOT分析,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分析这起跨国并购对吉利带来的影响,结合并购之后双方的经营情况分析对吉利竞争力的提升,探索跨国并购给自主车企加速发展带来的帮助。论文的最后部分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剖析中国汽车业的竞争力现状和存在的困难问题,并为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发展提供成熟经验与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