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met蛋白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GF/SF)的受体,一种由位于染色体7q31区的C-met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骨架重排的调控,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与运动的重要因素。多项研究已证实在肿瘤组织中C-met的过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但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生存期等关系的研究结果尚存争议,可能与以往国内缺少专门用于检测福尔马林固定标本中C-met表达水平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有关。本实验选用鼠抗人C-met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福尔马林处理过的C-met受体胞外区,检测了结直肠腺瘤及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结直肠癌病灶中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C-met蛋白与结直肠癌病理学特征相关性及预后的关系。目的:(1)研究C-met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分析探讨C-met表达改变与肿瘤发生、侵袭、转移的关系,为结直肠癌的预后判断及临床靶向治疗提供依据。(3)比较分析C-met单克隆抗体及国内常用的兔抗人C-met多克隆抗体在检测结直肠癌蜡块组织中C-met表达水平的差别。方法收集筛选78例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结直肠癌组织和6例结直肠腺瘤组织及详细临床及病理资料建立病例数据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表达水平,分析C-met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方法比较分析两种抗体的检测效能。结果(1)7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细胞浆染色结果:强阳性46例,弱阳性22例,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28.2%;阴性10例(12.8%),即肿瘤细胞浆及细胞膜上均未出现棕黄色染色。6例结直肠腺瘤组织,强阳性2例,弱阳性2例,阴性2例。切缘正常结直肠组织中C-met表达阴性或弱阳性。C-met细胞浆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病理分级,不同临床分期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2)7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细胞膜C-met染色结果:将细胞膜染色评分3分的病例定义为C-met细胞膜高表达组,细胞膜染色评分≤2分病例定义为C-met细胞膜表达低表达组。两位阅片人双盲评分得出:淋巴转移组C-met膜阳性表达率高于淋巴未转移组,且肿瘤细胞C-met膜阳性更多的出现在临床分期Ⅰ期及Ⅲ期的病例中,临床分期Ⅱ期及Ⅳ期几乎无C-met膜阳性,只表现C-met浆阳性。(3) C-met单克隆抗体和兔抗人C-met多克隆抗体在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免疫组化染色中,对C-met的亚细胞定位存在差异。使用C-met单克隆抗体检测时C-met定位在肿瘤细胞浆和/或细胞膜,细胞核无染色。C-met多克隆抗体检测时C-met定位在肿瘤细胞核。结论细胞膜高表达C-met的结直肠癌病例淋巴转移率明显增高,预示了肿瘤临床分级及不良预后。因此C-met可作为反映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有助于结直肠癌的预后判断,并提供肿瘤治疗的干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