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世纪农裔作家的乡土书写--以梁鸿及其“梁庄系列”为中心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ymat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主要以梁鸿及其“梁庄系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梁鸿作品的分析,讨论农裔作家身份的多样性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探究梁鸿与乡村间的复杂关系。除“梁庄系列”外,本文还将讨论梁鸿的文学批评、散文、访谈等创作,借此探索文本生产背后创作主体的身份、姿态以及心理历程,试图对梁鸿的乡土书写做出较为整体的把握。
  具体而言,论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从农裔作家身份的特殊性出发,围绕梁鸿与“梁庄系列”展开论述;以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对故乡的“回望—重返—离去”三个阶段为基本线索,结构全文。
  梁鸿在重返乡村前,对自我与乡村的关系进行了思考。脱离现实的书斋生活使她对自我身份产生怀疑,这刺激着她重返故乡,寻找自我与土地的联系。梁鸿选择将自我投入到乡村现实中,行走在大地上,以纪实的形式和个人的坦白展现乡村的真实生活,探究梁庄与自我的形象。
  回到乡村之后,作为农裔作家的梁鸿,其乡村之子和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构成了作家书写乡村的不同视野,影响着她对乡村的想象与解读。一方面,进入故乡后,出生乡村的原始身份使梁鸿具有天然的故乡情结,她对传统乡土世界的追怀和对城市化发展的批判,都通过乡村之子的内在视角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梁鸿试图将梁庄置于整个乡土中国的镜像中,寻找乡村在历史发展中的位置。但这个乡村之子早已离乡,匮乏的乡村经验和历史感使梁鸿感受到了整体性叙述的难度。另一方面,走出书斋后,梁鸿作为高校学者,其知识架构和学术视野成为她创作的思想资源。梁鸿以萨义德式的知识分子为理想形象,希望以知识分子的责任,承担起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和反思。这具体表现在梁鸿对底层写作的理解和她实际的底层叙述中:一方面,梁鸿尝试跨越知识分子的专业主义倾向,在写作中融入底层经验,呈现梁庄人丰富的生存形态;另一方面,在知识分子的介入中,其无意中流露出的精英意识等使梁鸿与底层之间依然存在距离。
  在完成创作后,梁鸿发出了终将离去的无奈之音。重返艰难的原因在于,对梁鸿自身而言,曾经“去乡土化”的教育和如今学院化的知识生产,使她在重返乡村后感受到了及物的难度;同时,疼痛的乡村现实带给作家的异乡之感、叙述后的梁庄最终面临被市场消费的命运,同样加深了梁鸿书写的无力感。重返、叙述到离去的过程,呈现出了梁鸿与乡村的纠缠关系。对梁鸿而言,故乡作为梁鸿的审美对象,承担着农裔作家的情感诉求和精神寄托。她无法做到像农民一样真正离开城市回到故乡,身份的差异与城乡的隔阂使梁鸿感受到了重回故土的艰难。离开乡村后梁鸿回到书斋,其自身的写作责任感和情感上对乡村的依恋,使她继续以精神返乡的方式叙述乡村。
其他文献
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一群原籍东北的青年作家流亡至关内,成为驰名文坛的“东北作家群”。作为该群体一员的端木蕻良已广为人知,并获得越来越多的肯定,而作为左翼作家的端木蕻良却鲜少得到研究者深入且细致的讨论。事实上,自端木蕻良1932年加入“北方左联”后,无论是开启他文学之路的小说《母亲》,还是其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都是以左翼文学的名义面世的。新中国成立后,端木蕻良更是成为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海归”驻京作家。在相当程度上,以往对其左翼面向不够重视的学术倾向造成了端木蕻良研究的局限,并妨碍了对其思想
无论是路遥接受史上的两极化现象,还是学术界内部以路遥为方法重新认识80年代文学与历史/现实的互动,处在新时期社会转型的“交叉地带”的路遥,其重要性日益彰显,这个时候,对已有的路遥研究成果做一个总的归纳、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已有的路遥研究成果为分析对象,通过文本细读、文学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文学批评界方面,概括出路遥80年代初在文坛崭露头角至今的路遥批评问题意识的三个面向及其成因。大众接受方面,重点分析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改编。在此基础上,重返“路遥现象”,探究“路遥现象”的成因及变化。最后
《型世言》,陆人龙著,刊刻于明末崇祯年间杭州书坊峥霄馆,书坊主人陆云龙评点,故又称为《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陈庆浩先生于一九八七年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发现《型世言》刻本,后收录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古本小说集成》。全书共四十回,多数取材于明代社会现实,刻本中存在大量的俗字。本文以奎章阁版《型世言》四十回影印本为语料,收录刻本中出现的俗字,整理成俗字表,进行分类描写,分析其俗字的特点。
  全文共五章,除去绪论和结语,正文部分一共三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型世言》的研究情况,《型世言》的研
儋州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苏轼人生最后一个时期,苏轼一生流寓各地,北归后于常州亡故,而儋州作为苏轼自诉“功业”的终点站而存在,就苏轼研究而言,儋州时期研究是有必要且有意义的。
  本文从苏轼在儋州的交游情况入手,分析他在儋州的交游情况、作品类别及心境变化,旨在了解晚年苏轼的生存状态。
  本文第一章为绪论,这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苏轼儋州时期的研究现状、目的以及方法,兼叙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为政治背景的介绍,苏轼被贬儋州不是因为“讥讪先朝”等表面原因,而是从神宗时期就开始的各种党
莲荷文化历史悠久,从先秦时期开始,由于其具有的实用价值和先民对图腾的崇拜,与民众的生活发生紧密的联系。莲荷意象在《诗经》和《楚辞》中开始形成,经过历代的发展,逐渐成为文学中重要的花卉意象。纵观其发展脉络,在唐代的发展颇为瞩目,在象征内涵、审美内涵等方面发生演变,且影响了后世的莲荷诗歌创作。本文以《全唐诗》中一千九百一十二首莲荷诗作为研究内容,重点探讨唐代莲荷意象与唐前朝代相比的不同之处,以及莲荷意象在唐朝内的演变,同时探究发生演变的原因。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言,主要介绍本文
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作为当代英国最具天赋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致力于用文学创作的方式探究自我、追寻自我、建构自我,从未放弃对个体生命的关照。尽管有人质疑温特森的叙事方式复杂多变,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多样化的叙事方式背后,是温特森试图唤起读者对于内心世界和自我意识更深层的思考。
  温特森1989年创作的小说《给樱桃以性别》,集中体现了温特森艺术化的创作方式和叙事手法。温特森将图像纳入到叙事文本中,不仅直接运用插图承担叙事功能,同文字互相阐释,彼此言说,也通过语言描述画作
“越女剑”故事为人们所熟知,得益于当代武侠作家金庸对其的再演绎——《越女剑》。其实,传统“越女剑”故事由来已久。东汉时期,完整的“越女剑”故事第一次出现于赵晔《吴越春秋》,并成为历代流传的“越女剑”故事的母本。其后,不仅《太平广记》《剑侠传》《卅三剑客图》等书中均有对传统“越女剑”故事的摘录,而且《新平妖传》《新列国志》《越女剑》等书中均有对传统“越女剑”故事的改编。同时,借助于小说的流传和演变,“越女剑”故事也逐渐成为一个诗歌中常见的文学形象,因此对小说和诗歌均有影响。探寻“越女剑”故事的源头,明晰历代
作为唯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在当代文坛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小说不仅以繁复多元的叙事方式、感觉爆炸式的文本语言、深刻独特的人性审视确立了自身价值,而且还塑造了大量基于作家个体情感记忆、呼应时代思潮、带有文化印记的女性形象;可以说,莫言小说中饱含生命激情的女性形象业已成为其艺术成就的有机组成部分。论文结合莫言小说的具体内容,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将其女性形象放置在当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中考察,在概括其女性形象内涵的同时,探究其生成根源。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苦难:女性形象的生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自贡盐业历史档案·契约卷》收录盐业契约及相关文书中的俗语词,从三个视角对其中出现的语汇进行分析研讨:一是从方言语汇的角度入手,研究民间契约档案中大量出现的方言语汇不同于共同语的语汇特征与用法,方言语汇研究反映了自贡盐业契约档案作为自贡盐场组织经营活动书面记录的地域特性;二是从盐业专业语汇的角度入手对契约文书中的盐业语汇进行考释和梳理,大量只出现在自贡盐业契约档案中的盐业语汇反映了盐业档案的行业特征,即自贡盐业档案文书的核心内容是对自贡盐区的盐业经营活动进行记载;三是从契约语汇的角度出
孔子作为儒学思想范式的创造者,几千年来在思想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孔子这一人物形象也广泛进入了文学文本,探究历代文人笔下的孔子书写,也是全面把握孔子历史形象不可忽略的一点。近年来学术界围绕孔子的研究热度不减,但是以诗歌文体为载体进行孔子形象研究的成果却乏善可陈,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与孔子相关诗歌的研究更是无人问津。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从记事的乐府诗逐渐向注重内在抒情的文人诗转变,诗歌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当时政权的更迭和社会的黑暗都客观上促进了士人的思想解放,传统儒学与老庄思想、佛教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