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自2013年H7N9禽流感爆发以来,目前已经历了5个发病高峰。截至2017年12月7日,全球共有1566位患者确诊感染H7N9禽流感,造成至少613人死亡,病死率高达39.1%。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高级生命支持技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并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风险。据文献报道,ECMO能用于救治危重症的H7N9禽流感患者,但治疗成功率较低,病死率可高达63%。目前关于ECMO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引起的重症呼吸衰竭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目的明确ECMO用于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引起的重症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2013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H7N9禽流感患者,最终纳入38例使用ECMO治疗的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病原微生物检出结果、并发症及转归,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获得影响ECMO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 38例应用ECMO治疗的H7N9禽流感患者,平均年龄56.41±12.99岁,男女性别比为1.71:1,最终死亡20例,病死率为52.6%。单因素分析发现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继发血流感染、发生心跳骤停、PO2水平、淋巴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均是影响ECMO治疗H7N9禽流感疗效的危险因素。将上述危险因素纳入COX回归发现机械通气持续时间(OR0.945,95%CI0.913-0.977,P=0.001)、血红蛋白水平(OR0.959,95%CI 0.922-0.999,P=0.043)、淋巴细胞绝对值(OR2.916,95%CI 1.080-4.464,P=0.030)、C-反应蛋白水平(OR 1.008,95%CI 1.000-1.015,P=0.044)、继发血流感染(OR7.069,95%CI 1.677-29.791;P=0.008)是与患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近5个流行季节收治的患者情况发现近两季收治患者的血培养阳性率和病死率均较前三季明显下降。结论本研究发现机械通气持续时间、血红蛋白水平、淋巴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水平、继发血流感染都是影响ECMO治疗下H7N9禽流感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发现可为H7N9禽流感的临床救治,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作出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