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发展的关键是能源,而建筑与工业、交通部门的能耗位列全部领域前三位。据统计中国有400多亿m2的建筑,它们的能源消耗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能源消耗最直接的后果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引起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给人类的生存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全球温度提高、海平面上升。为了保证当代和后代人类有足够的生活资源和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世界开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建筑”正是满足这一要求的“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有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优越性,而节地、节水、节材能间接实现节能,与一般建筑相比,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了探讨绿色建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整个社会的减排到底有多少贡献,本论文以苏州市为例,对“十二五”期末的绿色建筑减碳贡献率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2009-2012年苏州市的绿色建筑进行了研究,包括绿色建筑的面积、数量、发展形势、星级比例等。2012年底,苏州共有79个绿色建筑项目获得认证,面积达到624.55万m2,在全国和江苏省都名列前茅。 苏州市绿色建筑减碳的贡献率为苏州市绿色建筑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整个苏州市各领域、行业总减排量的比例,因此需分别求出两者的减排量。对苏州市的总减排量来说,根据苏州市在“十二五”期间的规划目标(GDP年均增长12%左右,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下降19%左右)进行计算。由于苏州市绿色建筑发展不久,形势未稳定,因此对“十二五”期末绿色建筑减碳量的研究采用了情景分析的方法。论文设置了基准情景和政策情景两种情景,选择了面积、星级比例和节能潜力三个关键影响因素,经过分析和组合一共形成3大情景模型9种情景模式,然后分别进行计算,进而求得2015年苏州市绿色建筑能够减少CO2排放68.91-124.94万吨,起到2.59%-4.69%的贡献。 在论文的最后,选取了一个绿色建筑的实例,利用GaBi软件进行了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模拟计算,用来验证计算贡献率过程中只有运营阶段的合理性。模拟结果显示,绿色建筑运营阶段的碳排放达到70%左右,其次是建造阶段大概30%左右,其他阶段的比例很小,可忽略,而建造阶段相比基准建筑来说节能量很少。因此在计算贡献率的过程中研究了运营阶段的碳减排量是合理的。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了发展绿色建筑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同时为苏州市政府制定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和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