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源变流器关键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ang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变流器主要分为电压源(VS)和电流源(CS)两类拓扑结构,它们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同时,它们在应用中都有些不尽如人意的缺点:1)电压源变流器(VS)容易受电磁干扰(EMI)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直通损坏,电流源型变流器(CS)容易受开路信号的影响而损坏;2)只能是单一的Buck(VSI或CSR)型或Boost(VSR或CSI)型变流电路。由于上述原因,传统变流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Z-源变流器能够克服传统变流器的局限性,在很多应用场合有一定的优势,本文着重针对Z-源变流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Z-源变流器由于采用了独特的X型Z-源网络电路而获得了升/降压、安全性能高、效率高(单级电路)、直流滤波性能好(二阶滤波器)等优点。Z-源网络的加入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研究Z-源变流器的动态性能,以Z-源逆变器为例,建立了Z-源网络电路的小信号模型,根据各部分的传递函数分析了Z-源网络电路参数对系统的影响。虽然模型是建立在Z-源逆变器的基础之上的,但其同样适用于Z-源变流器的其它结构。设计了Z-源网络电容电压闭环控制器和直流链电压最大值闭环控制器,得到理想的效果,并适用于各种应用场合。在变流器实际应用场合,体积、重量、动态响应和对负载的适应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Z-源变流器直流链电感的加入增加了系统的体积、重量和成本,同时影响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减小电感是变流器在实际应用中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但是,Z-源逆变器在负载较轻、小电感以及输出功率因数较小时,会出现非正常工作状态,二极管电流的断续(DCM),直流链电压最大值发生畸变。本文提出了可完全消除上述非正常工作状态的双向流动Z-源逆变器。该逆变器能够实现在Z-源网络小电感和负载较轻时,消除直流链电压最大值畸变,得到理想的逆变器交流电压的功能。交流调速系统(ASD)由于其简单、节能而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是电网电压跌落(Voltage sags)会造成调速系统故障,给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而Z-源逆变器独特的升压功能能够承受系统电网电压跌落,避免由于电网电压跌落给系统带来的损失。针对Z-源逆变器具有的特殊的升/降压功能,本文提出了能够应用于Z-源逆变器交流调速和双向流动Z-源逆变器交流调速系统的“部分PAM/PWM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比传统PWM控制更大的逆变器调制因子M,减小了感应电机的铁耗。设计了一种前馈控制器,大大减小了直流输入电压纹波对直流链电压最大值的影响,能够抑制包括6脉纹波在内的所有频率的输入电压扰动。在微电网和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微源(光伏模块和燃料电池等)的输出直流电压变化很大,对系统的功率调整电路(Power Conditioning System)要求较高。尤以光伏发电系统为甚。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模块的“输出功率-输出电压曲线”以及“输出电流-输出电压”曲线受环境(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的影响很大,为了充分利用输出功率,必须对其进行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以减少能量损失。本文提出了两种控制方案来实现Z-源逆变器光伏模块输出功率MPPT控制和逆变器并网控制。一种是两级控制策略:通过调节逆变器调制因子来实现逆变器并网,得到恒定的直流链电压最大值,在光伏模块和交流电网之间树立了一个屏障,减小两者相互之间的影响,通过调节直通占空比实现了光伏模块输出功率MPPT控制;第二种控制策略是单级控制:为了得到相对较大的调制因子,提出了统一电压空间矢量的概念,把直通占空比和逆变器调制因子两个变量合成一个变量——统一电压空间矢量,通过控制统一电压空间矢量长度来实现光伏模块输出功率MPPT控制和逆变器并网控制。应用“扰动观测法”实现了基于Z-源逆变器的光伏并网系统最大功率跟踪(MPPT),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对目前常用的两种拓扑(传统PWM逆变器-简称单级变流器和级联Boost电路的PWM逆变器-简称两级变流器)与Z-源逆变器进行了定量比较。得出三种拓扑各自的应用优势:当升压比在1~2时,Z-源逆变器优势明显,而当升压比大于2后两级电路占有优势。一般的,电路升压范围在1~2之间,所以Z-源逆变器在分布式发电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PWM整流器实现了网侧电流正弦化,且能够运行于单位功率因数下,能量可双向传输,因而是“绿色电能变换器”。但是传统的电压型PWM整流器只能升压而不能降压,同时整流桥容易由于直通而损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提出了具有升/降压功能的Z-源PWM整流器,通过控制直通占空比能够实现直流电压的任意升/降。由其特殊的拓扑形式,通过适当的控制直通信号加入的时段就能够实现整流桥有源器件的零电压导通或零电流关断(视有源器件类型而定,MOSFET用ZVS,IGBT用ZCS),改善了有源器件的工作环境,减少了损耗。Z-源PWM交流调压电路具有升/降压功能,可以有效抑制电网电压波动(电压跌落或电压骤升)对系统造成的冲击。可以应用于感应加热、照明控制、感应电机的软启动以及风机和水泵的调速等应用场合。
其他文献
在当前的物流运输行业,存在"宁可送外卖也不送快递"的说法,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的物流运输过程存在当前的种种问题,让用户的货物配送过程具有费力、复杂和易出力不讨好的特点。
番茄嫁接是番茄抗病、高产和高品质栽培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青枯病”为害重、防治难的问题,改变了番茄不能重茬连作的局面。
期刊
大学生评价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是调节教育运行机制、优化高校教育过程、检验教育实践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大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更是推
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软件质量,提高软件可靠性的重要手段,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也必然会带动软件测试技术的发展。组件技术在当今的软件开发中应用日益
随着低渗油藏不断发现,复杂井型技术被广泛用于石油勘探开发之中,例如过去的三十年快速发展水平井技术。不同于垂直井,水平井不同完井类型的压力评价理论要复杂的多,针对水平
昆虫识别是农林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传统的昆虫识别方法是专家观察昆虫的外部特征并与模式标本对照鉴定识别,费时费力。现有的昆虫自动识别方法功能单一,性能有待提高。本
本文是《当代电子音乐创作思维与观念》研究中的系列文章之一。该系列着眼于音乐创作技术新潮流背后的音乐思维及创作观念的嬗变。作为系列中的一个局部主题,本文将阐释21世
从控制的角度来讲,自行车是一个不稳定系统,在纯滚动过程中受非完整约束。无人自行车的稳定被证明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自动化领域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利用建模、分
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细颗粒物,其不仅对人体健康及环境有很大的危害,而且是引起城市大气能见度降低的重要原因。因而,近些年来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
“教育学理论不仅属于技术的、也属于文化的、意识形态的、以及政治的。”课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它既指向课程的实质性问题与技术性问题,也更是一个社会政治过程,体现了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