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世界上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严重的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则体现在制约了消费投资的启动,国民经济出现了需求不足的现象;进而影响到中国现代化工业化的实现,及2020年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现象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的实现.所以,现阶段,研究如何对中国欠发达地区开发,有其紧迫性和必要性.世界各国普遍都有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历,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该文正是以各国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史料和理论为基础,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一些普遍性的规律,并结合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可行的对策建议,为中国开发欠发达地区所用.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实质上是一个制度重建,或是制度创新的过程,也就是政府制定一系列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充分调动起促进经济发展的各要素:资源、资本和技术,使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真正实现.如果我们忽视政府的作用,只是一味的强调在欠发达地区建立市场经济,那么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无疑,这些要素会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只会使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更加的扩大.可见,相比较发达地区,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作用应该强化,而非弱化,政府职能也应从干预型向服务型转型.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也需要经历在政府扶持中实现制度重建这样一个必经过程,然后才是政府退出,实现真正的市场经济.在各国对欠发达地区开发最终实现发展的过程中,都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特征.这也正是开发欠发达地区不同于发达地区的一个关键之点.在开发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吸收各国的具体操作方式,达到欠发达地区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