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唑基羧酸配体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表征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_hua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氮羧酸类配体构筑的配合物由于其在药物传递、分子识别、光学传感器、磁性、催化、气体吸附与分离等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而成为固态化学的研究热点。本论文选择用水热法以5-(5-四唑基)间苯二甲酸(H3TZI)和5-(3-(5-四唑)苯基)间苯二甲酸(H3TPIA)为主配体,与不同金属盐合成出了14种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IR和TG测试,并对配合物10-14进行了PXRD测定,对配合物3、10-14进行了荧光测定,对配合物1、6和8进行磁性质测定。配合物1-14的分子式如下:[Co2(TZI)(OH)(H2O)2]n(1) {Pb2(TZI)(OH)]·(H2O)2}n(2) {[Cd3(TZI)2(H2O)8]·(H2O)3}n(3) {[Cu(H2TZI)2(BIMB)(H2O)]·(H2O)3}n(4) {[Co3(TZI)2(BIMB)3(H2O)2]·(H2O)2}n(5) {[Co(H2TZI)2(BIMB)(H2O)2]·(H2O)2}n(6) [Ni(HTZI)(BPB)(H20)]n(7) [Co(HTPIA)(BBIMB)]n(8) {[Mn(HTPIA)(H2O)]·(H2O)7}n(9) {[La(TZI)(H2O)5]·(H2O)3}n(10) [M(TZI)(H2O)5]n(11~14)[M=Pr(11),Gd(12),Sm(13),Ce(14)]其中,1为2D双层结构,2属于kgd拓扑结构的2D配合物,3属于3,4 T1拓扑结构的3D金属有机框架物。4和6为一维链结构,最后通过氢键作用扩展为3D结构;5为(3,4,4)-连接的3D网络结构。7为2D四方网络结构。8为2D面状结构,9为一维双链结构。10为2D结构;11~14是同构的,都为1D双链结构,最终通过氢键和π-π作用扩展成3D网络结构。
其他文献
在课题组以前研究工作基础上,本研究利用环境被动采样介质监测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结合“脉冲大体积进样-气相色谱/电子捕获负化学离子化一四级杆质谱(pLNI-GC/ECN
本文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谱仪(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以及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等表征手段,对六种不同的溶聚丁苯橡胶SL563、3830、4850、HP350、HP355和
现代社会,全球范围内的环境和能源问题非常严峻,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水体中微生物污染对人类的生存一直存在着威胁,很多种类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会导致人体严重感染甚至死亡。因此需要迫切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灭菌技术来解决人类面临的微生物污染问题。1985年,Tadashi Matsunaga等科学家首次报道了TiO_2具有杀菌能力,自此,光催化杀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光催化材料在可
学位
含磷芳香化合物在光电、阻燃材料以及药物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传统制备这一类化合物的方法,通常采用二芳基膦酰氯与芳香化合物的锂试剂或者格式试剂进行反应。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