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已成为一个倍受社会关注的就业群体,对其职业生涯发展问题的探讨正日渐增多。本研究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三位来自农村在上海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访谈,深入考察了他们的从学校到工作的经历,从而较为系统地审视了其职业生活适应问题。 论文共七章: 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论题的缘起、研究的一般背景与意义,对研究中使用的重要概念进行了的界定。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本课题的既有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先行研究的主要成就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为研究方法与过程,对研究方法的选择、访谈对象的确定、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进行了说明,并对研究的信度、效度、伦理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第四、五、六章分别为学校生活中的生涯发展、角色转换与关注的转移、职业生涯发展与终身学习,构成论文的访谈部分。围绕六个访谈主题——大学与专业选择中家庭、学校与自我的影响、学校生活中的生涯探索、角色的转换、关注的转移、职业生活适应的影响因素、以及职业生活与终身学习,本研究对三位被访者的职业生活经历进行了考察。 第七章为结论与建议,系统总结了个案研究的几点结论,提出了推进大学毕业生从学校到工作转换的若干建议,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研究结果表明: (1)在农村学生选择大学与专业的过程中,家庭关注的是身份转换、学校提供的生涯指导极为有限,而个体承担了较多的生涯决策责任;(2)大学中的生涯探索有特殊的教育价值,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的社会角色与职业倾向、了解人才市场和职业生活;(3)“成人学习者角色”对大学毕业生适应职业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推动了实践性知识的增长,成为个体应对职业环境变动的主动策略;(4)职业生活适应过程中,大学毕业生的“关注”经历了任务关注、关系关注和职业生涯发展关注三个阶段;(5)影响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活适应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因素(职业印象、职业锚以及知识与能力)和外部因素(职业组织、朋友和家庭);(6)推动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改进大学与工作世界的联系,处理好职业组织和个体间的冲突,并提供丰富的终身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