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版画发展到今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版画的题材、内容、形式等等各方面的表现都经历了很深刻的变革。从创作版画摆脱传统版画的复制印刷、宣传教化等功用以后,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与社会大众所接受认可的其它艺术种类一样登上艺术舞台,并开始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主要论述在复制版画结束后,创作版画的发展,尤其是木刻版画的发展。研究方法是从作品抒情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翻阅资料,在了解古代版画、现当代版画发展的基础上,从创作年代、内容、题材、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木刻版画的抒情性表达,并分析这种抒情性产生的原因,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指导自己的木刻版画创作新时期黑白木刻艺术不仅在语言方面发生了改变,在审美需求与感情释放这一方面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愉悦性情、美化生活、陶冶情操的审美需求占据主要地位。同新兴木刻有所区别,已从当时版画艺术的战斗性与革命性转向战斗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艺术家摆脱了以往沉重的社会政治性负荷,审美意识提高,更趋向艺术家本体和更纯真的内心所发展。 通过对木刻版画抒情性的研究,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版画家探索者木刻版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探索其审美性,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认识木刻版画自身的艺术性。其实一幅木刻版画艺术作品同其它的艺术品一样,都是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的高度统一,通过艺术家主观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以版画所特有的艺术表现方式来满足人们对艺术审美的迫切需求。通过这次的研究,理解明白了中国版画的发展历程,了解了新兴木刻时期版画家在一张张木板上对自己情感的抒发,明白了为何新兴木刻为何受青年学子的的青睐,理解了七十年代版画群体对大自然的真实描绘、对风土人情的真切表达,更加明白了当代的版画艺术家为何不懈探索木刻版画的题材、内容、图式、刀法表现等,明确了自己以后如何在黑白木刻版画这条道路上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