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船的法律地位及法律规制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yd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海上航行安全、海洋环境保护、航运效率及成本控制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航运界最为关注的问题,无人船的出现将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新的可能。无人船伴随技术的成熟也开始从概念阶段走向实用阶段。就当前阶段而言,将无人船引入海上交通运输领域,会给无人船技术的投资者和海上监管部门带来一定的难题,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是——无人船应与普通有人船基于相同的法律基础进行整合和规范,还是应该把无人船单独归为一类,为它们制定专门的特殊性法律规则?本文将从无人船的法律地位及海事国际公约的适用性角度加以研究。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四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阐述无人船的基础性法律问题,即无人船的法律地位。首先根据船舶自主化和操作模式的不同将无人船分为两类,接着从国际公约和国内立法两个角度分析船舶的概念,得出无人船具有船舶法律地位的结论。第二章主要分析无人船的远程操作人员。通过探寻国内外立法、判例和司法实践,系统地解释了船长和船员的定义及职能,本文的观点是这类操作主体不具备船长和船员的身份,但根据操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他们需要掌握一定的航海知识和技能。第三章围绕以《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和《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为代表的海事国际公约,分析其重点条款对于两类无人船的适用障碍问题。对于遥控操作无人船,人类的实时感知和控制能力仍能得到有效发挥,而完全自主航行无人船的航行无需人这一因素的介入,因此海事国际公约对于两类无人船的适用存在区别。第四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表明可在修正相关公约的基础上确立无人船在公约中的船舶地位,并为无人船相关国际规则的构建和完善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在工业、建筑、生物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3D打印技术发展,3D打印产品逐渐走近千家万户,大到飞机建筑,小到普通3D工艺品,3D打印技术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科研及生产活动中。尤其是在组织工程中,3D打印的应用在最近十几年得到快速发展。组织工程中的3D打印技术又被称为生物3D打印技术,其原理:首先将生物材料与目标细胞混合,利用3D打印技术得到所需要的三维结构,然后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学科,民间文学作品作为语文教材中的重要资源。一直以来,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的存在授课教师忽视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在规律而采用作家文学评价标准进行授课,导致课本中的经典民间文学作品无法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笔者着眼于民间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等本体特点,并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根据本地区特点,对糖尿病患者采用时间护理方法,不仅减少了无序重复的工作,还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