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题目:南宁市香蕉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作者姓名:陶祖防;专业:种植业;研究方向:农村发展;所在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论文指导教师:李鸥教授。 香蕉是区域性生产全球性消费的大众化热销名果,市场需求量很大。我国是世界香蕉主产国,但国产香蕉国内供不应求,不少大中城市都在进口香蕉。发展香蕉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广西是我国的香蕉主产区之一,目前常年产量约占全国香蕉总产量的21.8%。南宁市郊是广西的主要传统产区,具有进一步扩大发展香蕉产业良好条件。南宁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已计划把香蕉产业列为今后南宁市郊的主导产业并正在组织实施,加快发展。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香蕉生态适应性、南宁市生态条件及香蕉品种评价、产业比较优势分析,以及对香蕉生产农户、收购商、各级相关部门、单位的调查、访问、座谈讨论及实证研究,揭示南宁市香蕉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对应措施和解决办法,从而推进南宁市郊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香蕉产业升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本研究采用快速农村评价(RRA)和参与式农村评价(PRA)结合的调查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农户及相关人员调查访问、小组讨论、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评估、研究。 研究表明,南宁市香蕉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低温霜冻及旱涝;投入不足,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管理标准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价格波动大;采后商品化处理及储运、加工技术滞后;蕉农商品生产意识淡薄;产业整体科技素质不高,组织化程度低。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确立香蕉的主导产业地位;优化蕉区布局,实施规模化、集约化栽培;强化产业组织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化经营;加大投入,加强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科技素质等发展南宁市香蕉产业的对策。针对南宁市郊蕉区当前香蕉生产实际,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大政府对贫困乡镇新建香蕉商品生产基地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坚持高标准建园;二是强化无公害香蕉生产体系建设;三是增强蕉农的现代商品生产意识,加强科技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