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DR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kai_zhangz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水分是四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土壤水)转化的纽带,在水资源的形成、转化与消耗过程中,它是不可缺少的成分。在澳大利亚学者J.R.Philip提出的SPAC中,土壤水分是土壤-植物-大气这个连续变化和运动着的水流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因子,同时它也是系统中众多因子相互影响的结果。在干旱区,土壤水分是一切植物(作物)的限制因子,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是发展农业生产、建设防风固沙工程的基础。本文在奇台绿洲及绿洲荒漠过渡带中选取典型样地,利用时域反射仪(TDR)对各样地土壤水分进行定点连续观测,以探讨两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之间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1)农田土壤水分与过渡带荒地土壤水分在含量与时序变化规律两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前者受人类活动(特别是耕作及灌溉活动)影响,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着较高水平,并且在有灌溉时,土壤水分发生突增;而后者由于缺乏外界水分补给,随着热季蒸发作用的不断增强,水分含量逐渐降低。(2)过渡带不同植被覆盖度下,土壤水分含量与变化程度差别明显。总体来说,地表植被覆盖度越高的样地,其土壤保墒能量越强,与覆盖度较低的样地相比,其同期土壤含水量较高;另一方面,覆盖度高的样地,其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较小,时间变异性弱于覆盖度较低的样地。(3)绿洲农田及绿洲荒漠过渡带荒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特征显著,随着土层的变化,其含量随之发生变化,但是两者各自的变化规律及变化幅度有差异。前者土壤含水量在作物根系层(20~60cm)较高,而土壤表层及其他土层含水量较低,后者土壤水分含量则是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升高;前者土壤水分随着剖面的变化幅度较小,垂直变异性弱,而后者垂直变化幅度大,垂直变异性较强。(4)灌溉周期内农田土壤水分的时序变化及日内变化规律明显,并且在作物根系层具有特殊的变化规律。此外,剖面各层土壤含水量与各土层地温时序变化趋势相反,在整个观测期及各观测时点均表现明显,统计分析显示各时点两者观测值之间的负相关水平较高,尤其在无外界水分补给时,该特征更为显著。(5)绿洲农田、过渡带荒地表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突出。经地统计学分析知,4月初两者的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情况能很好地拟合成球状模型和高斯模型。在翻耕及灌溉作用的影响下,农田土壤水分分布较为均匀,空间自相关程度强;而过渡带土壤水分虽也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但是相对弱于绿洲农田。
其他文献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老年人群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老年用品市场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市场,保健品市场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老年消费者对待保健品
由于传统封闭式空调带来的室内空气品质的下降以及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自然通风这种传统的通风方式重新成为研究热点。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可以降低能耗,甚至不消耗能耗,并
LiNi0.8Co0.2O2是极为看好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湿法合成可得到成分均匀、颗粒尺寸一致的材料,有效提高电池性能,所以采用共沉法与微粒溶胶凝胶法(PSG)合成锂离子电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教育上的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笔者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及实地观察
《红字》和《穆斯林的葬礼》是两部中西方悲剧的经典,《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品,《穆斯林的葬礼》是我国著名回族女作家霍达的成名作,两部小说看似没有什么
目的介绍一种自制CT导引下肝脏穿刺梯度定位器,并评价它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6年4月~2009年3月,共74例肝脏病变(肝癌45例,血管瘤12例,肝脓疡7例,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2例,肝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现已知有3种亚型:PPARα、PPARβ/δ和PPARγ,其中PPARα和PPARγ分别是高血脂和糖尿病治疗药物的靶点,以PPARβ/δ为靶
江苏省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6年.2003年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位于千年古镇吕四,因著名的吕四渔港而闻名中外。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10km2,其中陆上面积150km2。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更是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方面。但目前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宿舍文
<正>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不能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造成组织溃烂,又称之为压力性溃疡[1],是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