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城的规划建设在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推进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和关键影响,可有效疏导城市拥挤、拓宽城市空间,并且能有效解决新增人口和就业、全面带动和促进整个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无锡锡东新城地处于江苏省无锡市东部地区,地理上属于锡山区,是无锡打造的“五大新城”之一。跟中国其他新城一样,由于城市化和新城等发展太快,导致锡东新城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出现不少产城融合的问题。探索研究新城建设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促进锡东新城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协同发展,发挥其作为锡山乃至无锡东部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可为国内外其它推进建设的新城建设中产城融合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新城的规划与建设提供新的视角和发展对策。应用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产城融合等理论,结合我国新城建设发展的案例分析,构建符合锡东新城的产城融合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产业发展水平”、“新城建设水平”、“公共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居民生活品质”四个一级指标和“从制造业产业比重”、“服务业产业比重”、“建筑密度”、“人均道路面积”、“人均绿化面积”、“文化体育设施占比”、“商业配套设施占比”、“每万人拥有的学校数”、“每万人拥有的医疗床位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常住人口就业率”等11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FCE)对无锡锡东新城产城融合程度做出了科学的评价。1)无锡锡东新城的产城融合程度为较为良好,其中产业发展水平一般,新城建设水平、公共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居民生活品质等指标较为良好,从各方面综合评价来看无锡锡东新城的产城融合整体水平还是良好的。锡东新城商务区是锡山区转型升级发展的主阵地,如果商务区产城融合发展的顺畅,对全区以后的城市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和引领作用。2)对“产城融合”长远方向上看,锡东新城仍然需要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升级,从经济发展全局来看,无锡锡东新城商务区的制造业等实体产业经济发展远远明显滞后于房地产业的发展,区域主导产业过于单一,过分依赖电动车及其配套产业,缺乏对新城大规模经济带动和辐射能力,并且存在后期产业和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隐患。在商务区核心区居住区附近没有理想的大型实体企业,无法解决新城大规模的就业,极易产生北京燕郊那样的“睡城”。地区制造业支柱产业电动车和摩托车产业及其配套产业升级一直较为缓慢。实体经济发展缓慢,同时制约新城建设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