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二个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籼稻的获得及其后代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__h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淀粉是稻米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精米干物质的90%左右,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研究表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组成比例及它们的分子结构差异是决定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许多杂交籼稻组合品质较差,主要是由于不育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偏高引起。因此人们希望通过改变直链淀粉含量来达到改良稻米品质的目的。但是,直链淀粉是一个胚乳性状,传统遗传改良较为困难,品质育种工作成效不大。 随着淀粉分子生物学和淀粉基因工程的迅速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改良稻米淀粉品质已成为一新的热门课题。本
其他文献
本试验以6个优质材料和7个丰产材料作为供试亲本,采用化学杂交剂Genesis杀雄技术,按优/优、优/丰和丰/丰三种组配方式得到23个杂交小麦F1及其F2组合,对其品质性状及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和亲子相关作了分析,探讨了CHA杂种F1代和F2代优势利用的可行性和培育优质高产小麦杂种的选配规律;对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及其与杂交小麦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亲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Waxy蛋白缺失类型小麦品种淀粉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及F1代、F2代淀粉特性及F2代淀粉性状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小麦品种淀粉特性与面条评分的关系;初步研究了Waxy蛋白的含量与小麦品质特别是淀粉特性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淀粉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采用NCⅡ设计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杂交组合,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例和总淀粉含量存在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显著差异,且母本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