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内液滴生成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an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滴微流控技术在生物化学、材料合成、能源化工等诸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尽管该技术设备结构简单,但其微尺度下的多元多相流动问题却极为复杂。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聚焦于液滴微流控技术的应用,对于不同通道构型中的液滴形成、破裂等相关机理机制仍尚不清晰或尚无统一认识,这将阻碍微流控器件的优化和操作。此外,目前有关液滴生成的研究多采用实验方法,但由于微尺度下影响液滴生成的因素众多,使得现有的实验结果由于通道结构、流体成分及通道润湿性等诸多参数在选取上的细微差异造成可重复性较差,通常仅具有趋势上的一致性,同时实验过程也具有其局限性,如测量误差、某些实验结果不易得到以及无法获得流体流动的详细信息等。因此,深入研究和理解微通道内液滴生成特性及其内在机理,这将有助于更好的了解液滴的生成破裂以及两相流型转变,为后续实现液滴的精确调控和通道结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同轴流微通道内连续相速度、两相粘性系数、界面张力等参数变化对液滴生成的影响。通过液滴生成过程中液滴的形态变化、压力场和速度场等,研究了液滴生成和破裂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在连续相毛细数Ca_c和分散相韦伯数We_d远小于1的条件下,当两相界面张力在与连续相粘性应力和分散相惯性力等竞争中处于相对占优时,液滴呈现出滴流模式。而当连续相粘性应力在与两相界面张力和分散相惯性力等竞争中处于相对占优时,液滴两相流型由滴流模式转变为射流模式。其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同轴流微通道内分散相速度变化对液滴生成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随着分散相速度的增大,两相流型依次由收缩型滴流模式转变为拓宽型滴流模式再向拓宽型双液滴射流转变。通过对液滴生成形态、压力速度场,液滴颈部等典型特征的量化研究,研究了各模式下的内在机理及差别。结果表明,随着分散相入口动量增大,当颈部收缩时,颈部内部惯性力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抗衡外部流体的挤压作用,促使颈部上游液柱形成隆起,两相流型发生转变。在大液滴模式下,液滴前沿点位置离分散相入口较近,液滴受分散相惯性力的影响较大,颈部内外流体各力之间存在长时间的相互制衡状态。而在小液滴模式下,液滴前沿点位置离分散相入口较远,液滴受分散相惯性力的影响较小,颈部外部流体在内外两相力的竞争中始终占据主导竞争优势。最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聚焦流通道内锥形通道入口、下游孔口宽度以及两者协同变化对液滴生成的影响。通过液滴生成过程中的液滴两相云图、压力速度场以及液滴颈部特征的数据量化,研究了孔口宽度对液滴生成影响的内在机理。通过对比不同通道构型下液滴生长与挤压破裂阶段所经历时间,研究了锥形角和孔口宽度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当孔口宽度较小时,孔口附近连续相的聚焦效应起主导作用,液滴生成直径和周期对锥形角的变化并不敏感。随着孔口宽度的增大,孔口附近连续相的聚焦效应不断减弱,改变水平边锥形角可促使液滴两相流型由滴流模式向射流模式转变,水平边锥形角在液滴生成过程中开始起主导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筛选乳腺癌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其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GEO和TCGA数据库中的乳腺癌相关微阵列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乳腺癌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GO和KEGG分析研究DEGs富集的生物学功能(BP)和信号通路。通过PPI网络分析以及文献挖掘,选择NUF2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公共数据库及临床标本分析NUF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
稀土永磁材料自问世以来因其优异的磁性能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并促进了航空航天、风力发电、电子元器件、新能源汽车和通信等行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因其高的矫顽力(Hcj)得到广泛的关注。获得强c轴织构是提高纳米晶磁体剩磁(Mr)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者们采用X射线衍射(XRD)极图、磁光克尔显微镜和磁力显微镜(MFM)等方式研究了纳米晶磁体的宏观织构,但对于晶粒微观织构的研究仍需补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移动用户的快速增长,移动社交网络在很多研究领域都引起了广泛关注。移动社交网络主要是由大量携带移动设备的用户组成,因此网络中节点的移动特性
因为太赫兹波具有较低的光子能量,且对大部分的非极性材料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可以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其中,对于样品的定性与定量检测是太赫兹波导检测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
目的:通过不同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式实验兔模型的建立,研究腰椎融合内固定对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影响,探寻椎间盘变化的机制,为腰椎融合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手术方式的完善提供一定
在现代工业过程中,软测量传感器对于实现及时有效的过程控制、优化和监控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实际工业过程的日渐复杂,数据驱动的软测量建模方法
量化是视频编码器的关键模块,直接决定编码器的失真和码率。HEVC等视频编码标准支持众多帧内帧间编码模式,是新一代标准取得较高编码性能的关键。率失真优化是实现高性能模式
发展空间太阳能电站利用太阳能被认为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空间太阳能电站在太空收集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通过微波发射天线以微波的形式将能量传输到地面。微波发射天
关于“V断”这一类动补结构的性质,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以往的研究大多只注重了对这一结构本身的研究,比如孤立地从词汇化、语法化等角度去进行历时溯源,而没有注意到词法与句法的互动关系,离开具体语境去讨论词语,很难把握词语的演变。文章运用广义及物性理论与功能主义原型性理论,结合具体的语料从一个动态的角度对现代汉语“V断”这一类不及物致使式的及物性与施受关系进行了考察,得出以下结论:(1)学界对“V断”类
注意一直都是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近年来价值驱动注意捕获作为注意领域的新发现深受研究者们的热爱。目前国内外研究大都是从空间维度对价值驱动注意捕获议题进行探讨。空间维度只是注意选择研究的一个视角。基于此,本研究借助前人的研究工具,从注意选择研究的另一个视角——时间维度视角,对价值驱动注意捕获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本研究通过快速序列视觉呈现任务(RSVP)探讨强化敏感性对价值驱动注意捕获的影响及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