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黄鸡杂交效果分析及辅助选择的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s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甘肃黄鸡的开发利用模式,本试验分别以京星黄鸡、新罗曼鸡(p.s)作父本与甘肃黄鸡杂交,观测甘肃黄鸡的肉用和蛋用杂交效果。杂交实验显示:京星×甘黄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比有较大的杂种优势率,胸肌率有较大改善,但肌肉品质尚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新罗曼×甘黄对甘肃黄鸡开产体重偏大、开产日龄稍晚的缺点有较大改善,产蛋量比甘肃黄鸡有较大提高,但杂种优势率不明显。测定了甘肃黄鸡、京星黄鸡、京星×甘黄8周龄时血浆的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及它们的各周龄体重;在16、43周龄分别测定了甘肃黄鸡、新罗曼鸡、新罗曼×甘黄向ALP、GPT活性及它们的300日龄产蛋量、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和开产蛋重,探讨利用生化指标对优质鸡的主要生产性能进行辅助选择的可能。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利用ALP、GPT活性对甘肃黄鸡的生长速度和300日龄产蛋量作出辅助选择,但其它品种ALP、GPT和生产性能相关不显著。进行了精液常规指标的测定、精清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受精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用精液的常规指标对公鸡的繁殖力作出较为可靠的判断;未能发现精清蛋白电泳图谱的区带变异。对甘肃黄鸡、京星黄鸡、京星×甘黄的肌肉超微结构与肌原纤维直径和肌节长度进行了研究,试图进行肌肉品质的评价。结果显示:三鸡种的肌肉超微结构符合肌肉的基本特征,肌原纤维直径和肌节长度在品种间存在较大变异,具备对肌肉品质评价的潜力,但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其他文献
背景:葡萄糖作为一种能量物质,已广泛用于细胞培养之中。但培养胚胎时,却对哺乳动物胚胎早期发育有抑制作用,晚期有促进作用。对其抑制机理,至今还尚未完全阐明。  目的与方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