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对传统化石燃料的肆意开采,致使石油在几十年内面临开采殆尽的窘况,同时燃烧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加剧了环境的恶化。寻找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成为当下解决能源危机和缓解生态破坏的迫切事宜。在众多替代能源中,由动物油脂、油料作物和地沟油加工提炼的生物柴油凭借其清洁可再生性、丰富的氧含量有效降低碳烟污染排放等优势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生物柴油因其相对柴油较高的黏度和表面张力而难以雾化,实际应用中,生物柴油和柴油的混合使用不仅解决了这一雾化难题,同时混合燃油具有相对较好的润滑性,并可以直接用于柴油机而不用做任何改装。生物柴油和柴油混合燃油的雾化特性决定了燃油和空气的混合质量,进而决定了燃烧和排放特性。由于生物柴油在理化性质方面与柴油的差异,导致两者在贯穿距离、雾化角和雾化体积等宏观雾化性质方面也不尽相同。本文研究了由地沟油提炼的生物柴油、0#柴油及两者不同比例(BD20、 BD50、BD80)的混合燃油,在模拟内燃机环境的常温定容弹中,利用共轨喷雾装置,在60MPa、70MPa、80MPa、90MPa、100MPa喷射压力和0.1MPa、0.3MPa、0.5MPa、0.7MPa、0.9MPa背压下贯穿距离、贯穿距离平均推进速率、雾化角、平均雾化角、雾化面积、雾化体积和雾化形态等宏观特性的变化规律。通过编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喷射压力、背压和生物柴油在混合燃料中的浓度比例对雾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贯穿距离和贯穿距离平均推进速率随喷射压力的增大而显著增大,随背压的增大而显著减小,随浓度比例的增大略微减小;雾化锥角和平均雾化锥角随背压的增大而显著增大,随喷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浓度比例的增大减小;雾化面积和雾化体积随喷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背压的增大而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