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与明清时期环境审美思想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you2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的环境美学要求传统美学突破其狭隘的界限,将其研究视野扩展至整个环境领域。在某种意义上说,新兴的环境美学是对传统美学的一种反驳和修正。一般说来,环境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环境,即如何审美地感知环境、如何设计环境以及环境的审美价值。所谓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而且还应包括田园环境、园林环境、城市环境以及居室环境。本论文所说的环境主要是指涉自然环境、园林环境和居室环境。论文试图将李渔置于明清时期环境美学思想的总体背景和框架中来研究其环境审美思想。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围绕如何审美地感知环境展开论述。在广泛地搜罗明清时期大量的山水游记和诗文的基础之上,论文将明清时期的环境审美模式作了一下简要地梳理,归纳出三种环境审美模式,即以人为参照的环境审美模式、以艺术为参照的环境审美模式和审美移情的环境审美模式。李渔习惯以艺术为参照审美地感知周围的环境,这与李渔具有高度的艺术素养是分不开的。第二章围绕环境的审美价值展开论述。论文将明清时期的环境审美价值从底到高概括为三层次:第一层次,在生理上,置身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领略自然山水之美不仅能够缓解躯体的疲劳,恢复健康,强健体魄,而且还能够祛病谢医,疗养身心。第二层次,在精神上,欣赏自然山水,能够荡涤人的胸襟,超凡脱俗,使人淡泊清心,致虚守静。第三个层次,置身于优美的环境,可以养其天倪,从而达到与太虚同游的境界。环境具有什么样的审美价值,因人而异。就李渔而言,环境的审美价值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体验山水,不仅能够祛病谢医,而且还能够延缓衰老,具有很好的养生功能。这种独特的环境审美价值是与李渔在日常生活中一贯重视的养生思想是分不开的。第二,体验山水,能够触发某种道德感悟。论文认为,自然山水能够触发道李渔的道德感悟是与他的亲身经历有关。第三章围绕如何设计环境展开论述。论文以李渔生活时代为背景,将李渔的环境设计原则概括为三个:借景、因地制宜、参照艺术。在此基础上,论文还深入探讨了李渔环境设计的个性特色及其原因,认为当时的审美风尚及李渔的艺术个性影响了他环境设计的个性特色。总之,李渔是明清时期环境审美的杰出代表,他的环境审美思想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极具个性特色。深入研究李渔的环境审美思想,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明清时期环境审美的大致情况,而且还能为方兴未艾的环境美学的建构提供某种借鉴。
其他文献
机电一体化及其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rn传统的机床电气控制是继电器接触式控制系统,由继电器、接触器、按钮和行程开关等组成,实现对机床的起动、停车、有级调速等控制
我公司采用的是珠海生产的MPR系列综合式电动机保护装置,其继电保护功能是由相应的集成模块配合以外围电路来实现的.本装置仅利用单一试验按键便可自动实现对装置从输入部分(
本文主要针对反问句的对外汉语教学问题,通过对外国学生在HSK(初、中等)模拟考试听力部分涉及反问句题目作答情况的调查,发现他们对反问句的掌握不好。通过对比较接近HSK(初、
期刊
采用非接触式测距方式,可实现在回转窑的工作过程中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使回转窑窑体变形误差从传统的停机检测过渡到定时或实时监测,以降低回转窑的停机率,并可避免重大事故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新年好!2002年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全面对接的第一年,中国人民是在激动和担忧中度过的。2002年12月13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香港理工大学举办的“
期刊
伊莎贝尔·阿连德是智利著名女作家。她被认为是拉美文学爆炸后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魔幻现实主义“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在欧洲更是被誉为“穿裙子的马尔克斯”。她的代表作品《幽
传统的焦炉上升管有很多缺点,其中主要的缺点是焦油-石墨沉积在阀箱的壳体内和阀的表面上.当清除阀上的沉积物或者更换报废的阀箱时,需要大量的劳力.如果不及时清除它们,就会
在我国话剧发展史上,吴祖光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剧作含蓄蕴藉,韵味无穷,富含浓郁的诗情。吴祖光的话剧是中国话剧民族化过程中的成功探索。戏曲对吴祖光话剧创作的影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