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加,城市空间面临重构,城市人居环境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人居环境问题,这多是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缺乏活力的表现。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动城市人居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街道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街道地区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的提升对于增强城市整体人居环境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人居环境活力为当前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本研究以大连市主城区40个街道作为研究单元,以夜间灯光数据、OSM路网数据、POI数据等多源数据作为数据支撑,采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大连市主城区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人居环境活力提升策略,并对城市人居环境活力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城市人居环境活力优质区主要分布在青泥洼桥街道、中山公园街道、人民路街道,呈现出双核心的空间分布结构,整体上由市中心向行政边界逐渐递减。区域间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的空间依赖性较强,具有较为明显的“马太效应”。其中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大连市东南部,呈现出集中分布态势,冷点区则分布在大连市北部边缘区,空间上具有同质性特征。(2)不同维度下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空间差异性特征明显。其中城市建筑环境空间差异测度指数值最高,人居环境相互作用次之,城市人居活动的空间差异测度指数值最低。其中城市建筑环境活力值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单核心的空间格局,城市人居活动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双核心的空间格局。(3)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的空间分异格局是多重因素相互交织、互相影响的结果,主要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空间形态以及人口规模四个方面的影响。其中,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对城市建筑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空间布局产生影响,社会经济因素、空间形态因素、人口规模因素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对城市人居环境活力产生更深远的影响。(4)针对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营造城市人居环境活力相关策略,包括塑造城市个性、推进联动合作、制定规划战略、提高文化水平共四个方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逐渐开展,城市人居环境活力在政府决策、城市规划以及居民生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