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因可提供丰富的物质结构信息而成为强有力的分析检测和研究固/液界面结构的工具。但对于部分不含有特征官能团的分子或高浓度溶液中界面上亚单层分子的检测仍存在较大的挑战,本论文从基底以及选用合适探针的策略出发,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相应界面变化的灵敏性为突破,构建了PDMS与Au复合基底开展了多环芳烃的SERS检测,选用了对表面电场十分敏感的SCN-离子为探针,研究了离子液体/Au界面结构随水含量变化而变化的行为。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构建了PDMS与Au纳米粒子单层膜的复合SERS基底,考察了稀释的有机溶剂种类以及PDMS前驱体浓度(即厚度)对基底SERS性能的影响。以此复合基底开展了多环芳烃萘、蒽、菲、芘的SERS检测,其检测限分别为10-6、10-7、10-8以及10-7 mol?dm-3,较裸露的Au纳米粒子单层膜降低了约一个数量级,且复合基底可用于多环芳烃混合物体系中的识别检测。 2.基于探针分子策略,发展SERS成为研究离子液体/金属界面结构变化的有效工具。选择振动频率对界面电场十分敏感的SCN-为探针,结合电化学Stark效应,研究了探针分子在[BMIm]BF4、[BMIm]PF6和[BMIm]Tf2N等离子液体中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微量水对双电层界面结构的影响。在较正电位区间通过S端吸附,随着电位逐渐变负,向N端吸附转变,且前者的电化学Stark效应较后者小。随离子液体疏水性的增加,水分子更易扩散到电极表面,当继续提高含水量时,其电化学行为逐渐变为与水溶液体系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