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绩效”概念的共词分析结果为基础,结合公立医院的实际,从组织层面确定公立医院绩效的内涵。通过比较分析研究国内外医院绩效评价现状及非营利性组织评估,遵循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的思想,构建我国公立医院组织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路径。探讨公立医院组织绩效内涵对绩效评价的启示。为更好的开展绩效评价与改进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公共管理学、政策分析理论、社会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公立医院组织绩效的内涵、绩效评价的理论与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方法包括:⑴词频分析法;⑵共词分析法;⑶卫生统计学方法;⑷头脑风暴法。结果:(1)绩效是一个概念较为抽象、边界相对宽泛的中性词。绩效内涵包含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三个维度以及40个概念要素。(2)公立医院组织绩效的定义为:医院在既有资源条件下,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基本职能的过程中,在讲求内部管理与外部效应的基础上,获得的产出最大化。它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管理的效率与效能。(3)公立医院绩效内容与范围的界定应遵循医院工作的逻辑顺序:即资源→活动→产出→结果。资源是指为开展活动所需的资源消耗;活动是指公立医院职能履行的过程和医院经营管理活动;产出是指医院活动所产生的所有输出和提供的服务;而结果则是指这些输出对公众健康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接受治疗者健康状况的改善程度。(4)我国公立医院组织绩效评价的理论路径由5个基本环节构成,即评价目标、内容、方法、指标与标准以及绩效评价报告。其中绩效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要能全方位反映医院整体工作状况。(5)我国公立医院组织绩效内涵对绩效评价的启示:从价值导向来看,公立医院应做到“以人为本”,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应体现公益性及非营利性;从评价内容来看,公立医院绩效应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管理的效率与效能;从评价主体来看,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主体应呈现多元化;从评价方法来看,目前在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中应用较多的为平衡记分卡法。讨论与建议:(1)明确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加强医院社会效益考评;(2)正确认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3)建立医院绩效评价制度,完善绩效评价系统;(4)注重绩效评价反馈,推动医院绩效管理全面建设;(5)加强公立医院内涵建设,逐步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