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死亡叙事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在国内外学界均已发展成一门显学,总体呈现如下特征:各族裔分支文学研究日益兴盛,整体性研究明显不足。死亡叙事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文艺批评界涌现出来的学术新词,包含故事死亡和话语死亡两个意义层次。死亡叙事不仅在美国少数族裔书写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而且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整体性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本文着重关注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死亡叙事,依次剖析非裔作家托尼·莫里森、华裔作家伍慧明、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印第安裔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以及拉美裔作家朱诺·迪亚斯小说作品中的死亡文本,旨在揭示死亡在少数族裔小说情节建构和主题表达中的叙事功用。莫里森小说中的死亡叙事对凸显爱之主题发挥着重要作用。爱是莫里森小说创作重点关切的文本主题之一。爱之主题在莫里森小说中同死亡叙事关系密切。《所罗门之歌》以罗伯特·史密斯的自杀事件为引,展开了一场关涉爱的政治协商,即在处置黑白种族积怨与冲突时,黑人族群究竟应当坚守民族主义“小”爱,还是应当超越族裔疆界推崇人类主义“大”爱?《宠儿》则探讨了蓄奴制语境下母爱的扭曲和变异,其中爱之主题表达主要借助贯穿全书的弑婴情节和鬼魂书写得以完成。死亡叙事在伍慧明小说中同文化记忆交织在一起,映射出新一代美国华裔急切脱离自我族裔文化属性、主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身份欲望”。《骨》紧紧围绕安娜跳楼自杀事件展开故事叙述,《向我来》则在小说文本中穿插了多个主要人物的死亡细节。透过充斥小说文本的死亡文化符码,伍慧明对故国传统文化的犀利批判和对美利坚民族身份的强烈认同赫然入目。罗斯的小说创作在1986年之后更多关切和思索老年问题。与之相对应,生的眷恋和死的焦虑成为罗斯这一时期小说作品的核心主题。罗斯的作品往往能够超越表面的族裔经验书写,传递出关乎整个人类的普遍性哲学思考。《人性的污秽》和《凡人》明显削弱了主人公的族裔身份属性,集中表达了后工业时代人类个体到达人生尽头时产生的生命焦虑。前者重重死亡谜团的背后隐含着令人窒息的老年危机,而后者透过极富画面感的死亡场景烘托出人类何以与死亡和解的心路历程。阿莱克西作为一名美国印第安裔作家对于本族群生存现状的关切和前途命运的抒写通过一系列设计巧妙的死亡隐喻展开。《蓝调》和《杀手》分别聚焦保留地和大都会中印第安青年的生存状态,但无论是《蓝调》里的斯波坎保留地,还是《杀手》中的西雅图大都会,统统在阿莱克西的笔下幻化成为印第安人的死亡空间。《飞逸》和《日记》中,阿莱克西明显表露出超越族裔囿限、实现个体救赎的后现代派族裔思想,积极探讨了印第安人最终摆脱生存(死亡)困境的可能性途径。迪亚斯小说中的情爱故事堪称“死亡”之恋,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之花尚未充分绽放,就已经注定枯萎。《沉溺》和《失去》常常被学界视为“包装”成短篇小说集的长篇小说序列,作品中的每个“单一”故事几乎都涉及男女关系,但在多米尼加传统文化特有的男性气质影响下,三位男性人物(叙述者尤尼尔、哥哥拉法、父亲拉蒙)始终不曾拥有真正的爱情。患病后不治身亡的关键角色拉法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迪亚斯对于多米尼加男性气质的否定性批判。长篇小说《一生》以多米尼加裔青年奥斯卡的情爱史为主线,把遭遇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小人物的命运浮沉置于多米尼加民族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加以审视。奥斯卡短暂的一生始终没有摆脱笼罩卡布莱尔家族的魔咒,最终命丧黄泉。卡布莱尔家族的诅咒源自欧洲殖民入侵,形成于特鲁希略独裁时代,俨然是整个多米尼加民族不堪回首的命运缩影。小说中,正是由于这永生摆脱不掉的民族魔咒,号称非典型“多米尼加仔”的主人公奥斯卡自幼渴望的爱情之花从来没有真正盛开过。从某种意义上讲,奥斯卡的死亡除了引领着小说的叙事主线,还昭示了多米尼加裔美国人的身份困境和生存苦难。总体而言,美国少数族裔作家作为一个整体均通过死亡叙事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对自我族群生命经验的关注,此乃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作品中死亡叙事的普遍共性。不过,每位少数族裔作家作为独立创作个体也都同时拥有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就死亡叙事而言,一千名少数族裔作家就会有一千种死亡叙事策略,一千个少数族裔小说人物就会有一千种死亡方式。简言之,故事死亡层面,死亡个个不同;话语死亡层面,构思各具特色。死亡叙事策略的差异恰恰反衬出创作者各自的族群差异、个性差异、性别差异和叙述差异。这也是每一位美国少数族裔作家都具有独特艺术魅力,每一部美国少数族裔小说都充满文本悬念的奥妙所在。
其他文献
美国小说诞生于美国后革命时期。在1789到1820年间,新兴的美国小说家创作了近百部深受大众读者青睐的作品。美国小说的兴起恰逢西方文明行至前现代和现代社会的十字路口、美
现如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已经导致水环境的污染以及水体残留,对人类的健康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去除。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作为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可调节的孔结构而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抗生素中常见的四环素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8改性前后及其衍生多孔碳材料作为吸附剂去除四环素的性能。主要开展工作如下:(1)ZIF-
软土广泛分布于沿海地区,具有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渗透性差、抗剪强度低等特点,若不进行适当的地基处理很难作为天然地基使用。本文针对软土开展轴对称电渗固结试验,分析电流、电势、含水率、排水量、p H值、抗剪强度、承载力等随电渗过程的变化规律。通过掺加纳米Si O_2颗粒与纳米Fe_3O_4溶液来提高电渗固结效果,同时联合堆载预压法与电渗固结法来促进排水固结作用。结合土体的宏观特性与微观结构,
近10年来,在全球化、流媒体和网络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许多学科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研究、社会符号学研究、话语分析、新媒体研究、语料学研究、视觉
通过往废胎胶粉改性沥青CRMA(crumb rubber modified asphalt)中添加少量的SBS以及多种新型的助剂,制备而成具有高掺量胶粉的废胎胶粉/SBS复合型改性沥青CR/SBSCMA(crumb rub
词块(formulaic sequences)在语言中普遍存在,承载着意义表达的主要功能,是话语社团(discourse community)成员在学术交流中重要的话语特征之一,已成为语言学界的一个研究热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
大学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永恒的话题。当前本科教学质量遭受严重质疑,但教学改革却步履维艰,其背后反映出教学处于失魅状态,难以吸引教师的热情与投入,教学工作的地
粉煤灰是一种来自燃煤电厂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一些金属氧化物,可以用其制备高性能的聚硅酸盐絮凝剂。本实验利用粉煤灰经过与盐高温焙烧、酸浸,制得聚硅酸盐絮凝剂。铁矿选矿过程中产生的磁选废水中含有诸多悬浮矿粉颗粒、重金属离子和有机药剂,用粉煤灰制备的絮凝剂处理铁矿磁选废水可以实现以废治废,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首先,对来自云南省昆明电厂的粉煤灰原料进行分析和表征,其微观形貌大多为表面光滑的不
人工电磁超表面的概念自建立以来,已在理论研究,结构设计与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目前也是集光学,微波,材料科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并朝着自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