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单核配合物的光学非线性及被动光学限幅特性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m_197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的工作即致力于对镍单核配合物的光学非线性和限幅特性的研究.我们用单光束Z扫描技术对镍单核配合物C12H18N2O2Ni溶液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样品具有热自散焦效应.反饱和吸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它在三个波长下均呈现出反饱和吸收效应.众所周知,热自散焦效应和反饱和吸收效应都能导致光限幅.实验结果也表明:镍单核配合物C12H18N2O2Ni溶液在三个波长下均具有光限幅特性,限幅阈值随着波长的减小而减小;其光学限幅效果好且限幅阈值低,是一种有较大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光限幅材料.我们不但研究了镍单核配合物对连续光的限幅特性,还利用单光束Z扫描技术研究了它们在脉冲激光作用下的非线性特性.测得一种镍单核配合物NiC22N4H24溶液的闭孔Z扫描曲线是先出现峰值后出现谷值,依据M.Sheik-bahae等的理论,这种镍单核配合物在波长为1064nm的脉冲激光作用下呈现负的非线性折射率.同时开孔Z扫描曲线在焦点处出现透过率的最小值,表明它具有非线性吸收特性,其非线性折射率为6.5×10-21m2/W;我们还利用归一化透过率曲线算得了这两种镍单核配合物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的实部.从Z扫描曲线的实验数据处理得到这两种镍单核配合物材料在488.Onm的连续光作用下的非线性折射率分别为6.95×10-11m2/W和3.466×10-10m2/W,其值比通常的无机材料大4~5个数量级,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光学限幅材料.
其他文献
大气压等离子体不需要复杂的真空结构,被加工材料尺寸不受真空设备限制,在常压下就可以获得,因此便于连续化生产加工,广泛应用于等离子体刻蚀、薄膜沉积、材料表面改性、污染物降
光学薄膜吸收的存在,是限制高能激光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的存在,不仅影响薄膜的光学质量,更会造成激光在薄膜内的热沉积。特别是在高功率激光作用下,即使十分微弱的吸收也足以导致薄膜元件的灾难性破坏。因此,有必要对光学薄膜的这种平均吸收及局部吸收进行精确、快速、实时的检测。 目前,广泛使用的测量弱吸收的方法有光热偏转技术和表面热透镜技术。研究的激光波段主要集中在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而对中远红
分子马达是广泛存在于细胞内部的具有马达功能的酶蛋白生物大分子.生命活动中的许多过程都是基于分子马达的运动.分子马达运动所需能量来自于它所催化的三磷酸腺苷分子(ATP)
弛豫效应谱学(Electron Momentum Spectroscopy: EMS)是目前唯一成熟的一种能够直接探测特定原子分子轨道电子波函数信息的实验技术,借助其独特的优势,我们能够从波函数的层次
本文主要研究了宏观非均匀颗粒复合介质中光学双稳的温度和界面效应。  1.研究了金属-电介质颗粒复合体线性和弱非线性的温度效应。考虑等离子频率、共振频率与温度关系,分
纳米科技的提出和发展革新了传统的材料加工制作方式,它试图通过在微观世界中纳米尺度内的加工操作来改进器件的性能,被认为是21世纪头等重要的科学技术。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系列新兴学科产生,不同领域的广大的纳米科研人才努力于解决纳米科技在不同方向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极大推进了它的实际应用。纳米材料器件作为纳米科技的基础是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一方面便涉及到电子场发射阴极材料的制作。作为新型场发射阴极,
近来对于Ia型超新星的天文观测表明我们的宇宙正在经历一个加速膨胀的阶段.该文在回顾Kaluza-Klein理论和Space-Time-Matter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由Liu和Wesson提出的宇宙
该论文通过元素替代的方法,以研究Y1 23体系的正常态性质与晶体微结构特征的关联为目的,对众多掺杂样品进行细致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该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回顾高温
该文在第一章概述了声空化和声致发光研究的历史和进展,从两大类声致发光及其应用方面阐述了该研究工作的意义.然后,对现在已有的关于声空化、声致发光理论模型作一简单介绍.
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可以促进农作物增产,动物生长,并且有许多科研药用价值.目前,REE已广泛地在工业、农牧业、养殖业及日常生活中应用,预示着REE将越来越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