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降,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日益复兴,尤其在乡村社会逐渐成为一种十分活跃的社会现象,并深刻地影响着乡村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同时在乡村治理作为学术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后,学界对其研究的热情就一直未褪去,且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正是结合两者的文本研究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学理式地分析提出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能够餍足乡村治理的价值功能诉求,并能为其所用,参与其中。在此框架下,首先以历史和社会的视角剖析民间信仰和乡村治理在当代中国的变迁及存在样态,以摸清两者的概念、特点、实质及演变。再透过分析当前中国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及原因,把握乡村治理面临的现状及矛盾所在,以此试图探寻乡村治理所需要的基因及资源。进而探析民间信仰在当前中国乡村治理中存在及可挖掘的功能,以及能在困境中的作为,总结出民间信仰在乡村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精神文化和生态层面的基本功能,揭示出民间信仰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然后总结出民间信仰有序参与乡村治理的原则:自律管理与政府监督结合;村规民约与制度规范结合;精神引导与文化教育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精英与基层干部的结合。最后基于民间信仰参与乡村治理的基础,落脚到对乡村治理的思考和启示,并指向乡村治理轮廓与架构的应有之义:多元平等、程序正义,最终达到乡村善治的理想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