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百年内,旅游业经历了高速和多样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以及最快的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据资料显示中国的旅游业在2020年之际将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游客接待国之一,这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旅游业能快速发展的核心便是良好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在物质生活逐渐充实的现代人生活当中,人们对精神享受越来越看重,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受到了多方关注。并且我们有义务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将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可以更好的对其进行理解和加深参与度。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及审美趣味的提升,高层次的旅游体验成为了更多旅游追崇,文化型、知识型旅游产品日益成为旅游市场的宠儿。陵墓旅游资源作为一种人文旅游资源显示着其独特的魅力,可以给旅游者知识、情操、精神等高层次的旅游体验。但是当前现状是旅游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却是盲目开发,带来了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不合理消耗等问题,如何将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的同时又能对其资源本体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成为了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将以文化遗产为主体研究,找到保护与开发间的平衡点,探索出保护与开发模式。本文选择隋泰陵为研究对象,隋泰陵所在的杨凌得名于隋泰陵,隋泰陵是杨凌特殊的地理性标志。据了解,2016年杨凌旅游业有了显著的发展,全年接待游客人数高达420万人次,实现了旅游综合收入11.7亿元,将隋泰陵作为文化旅游项目具备很好的发展前景。且对隋泰陵面临的保护与开发的问题进行研究既具有文化遗产旅游的共性也具有其独特性。论文《隋泰陵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从保护、利用陵墓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来针对陵墓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希冀能够对陵墓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归纳法、实地调研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分析研究对象背景,通过资料调查和现场调研的方法挖掘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第二,评价隋泰陵旅游资源;第三,研究陵墓旅游资源开发案例拟定隋泰陵规划方案并总结归纳出开发原则及途径。经过研究调查得出隋泰陵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的结论,主要体现在理论层面和实际运用的衔接,实现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衔接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要素与结构才具有可操作性。主要结论包括:(1)构建起了适宜帝王类陵寝的旅游资源评价的体系,并且使用这一评价体系对隋泰陵进行考察,最后得出隋泰陵属于中级旅游资源的结果,发现隋泰陵的资源现状并不理想,再结合资源评价体系对隋泰陵进行定性的分析,将其作为旅游资源分析出优劣势,分析得出隋泰陵具有墓主人名人效应较大、文化内涵深厚及优越秀美的自然环境等优势和时间久远遗址保留完整度低、交通闭塞、文化产品形式单一等劣势。对资源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站在园林规划角度,结合杨凌区政府发布的控制性规划图,对隋泰陵保护地进行规划设计,考虑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对隋泰陵遗址周边环境提出实际的规划意见。(3)结合旅游资源基础理论提出发展意见,主要体现在结合现代多种科学技术手段推进历史文化的发展。考虑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对隋泰陵遗址周边环境提出实际的规划意见,规划出具有科普、教育、观赏、游憩、服务等多功能的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