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贷款风险控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87200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的存贷利差不断缩小,传统贷款的收益明显下降,个人信用贷款因为贷款利率相对较高,且能直接满足居民日常消费需求,成为各家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国内越来越多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开始大力发展个人信用贷款业务,为了争夺客户,纷纷降低贷款准入条件或忽视贷款实际用途,造成偿还能力低的客户进入个人信用贷款市场,客户贷款资金流入股市、楼市、理财等,从而形成严重的违约隐患。因此,如何有效防范个人信用贷款风险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个人信用贷款风险控制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个人信用贷款相关概念和特点,并梳理了国内外个人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个人信用贷款风险类型和风险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商业银行在个人信用贷款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定量分析个人信用贷款违约影响因素,以某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贷款数据作为分析样本,选取性别、年龄、婚姻、教育程度、单位性质、行业名称、税后月收入、居住状况、贷款用途、合同期限、付款方式、贷款总金额作为解释变量,贷款是否违约作为被解释变量,按照一定的规则量化,并对这些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在分析违约影响因素显著性水平时,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模型,该模型限制条件较少,操作便利,可以提高贷款决策效率,且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被广泛运用于贷款风险控制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单位性质、合同期限与贷款总金额对个人信用贷款违约影响最显著,在个人信用贷款风险控制中应特别关注。最后,本文提出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贷款风险控制的相关建议,包括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健全个人信用贷款的法律环境,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提高风险评估水平,个人信用贷款风险定价合理化,以及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阐述了分析化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方法。通过调整教学内容、选择代表性案例、案例教学法实践和考核方法改革,强化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出能直接面向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本科生。  关键词:分析化学;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224-02  分析化学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棚户区作为典型的低效城市生活空间,是城市存量空间治理的重要抓手。棚户区的改造使城市配套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舒适,让每位市民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现代新生活
从解读“糟糕的场地”、“废墟”等角度入手,深入解析了当代景观设计大师P.拉茨教授的工业遗产、工业废墟等景观更新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挖掘了拉茨教授所持有的“景观句法”设
旋动而富有韵律的笔触,沉郁而极具张力的色彩,神秘而略带诡异的氛围……画中描绘的是激情过后正在休憩的一对情侣,侧卧的半裸女子依偎在伴侣身旁,已心满意足地安然入梦;而平躺的男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