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ダタニ”与“バカリニ”之探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tncx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ダケ」和「バカリ」都可以表示“限定”的意思。而且,有的时候可以互换使用。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之一。「ダケ」和「バカリ」分别加上「ニ」之后,变成表示原因理由的「バカリ」和「バカリニ」,「ダケニ」和「バカリニ」的使用区别就变得更难了。学习日语的人,特别是初学者在学习日语语法时,优先记住的不是词语的用法,而是其中文的意思,这就造成了日语解释和中文理解上的差异。因此,本稿将从日语学习者的角度,来考察「ダケニ」和「バカリニ」的使用区别。也就是说,在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例子,考察二者的用法区别。 「ダケニ」的基本意思可以理解为“场面的限定”。在众多可能存在的场面中,把前项作为与后项的判断或者成立特别有关系的场面提示出来,这是「ダケニ」的基本功能,并且前项和后项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バカリニ」的基本意思可以理解为“场面的限定”。如果“没有前项就没有后项”这一最低条件得以实现的话,「バカリニ」所提示的就是引起后项的原因理由。「バカリニ」的前项一般是“要是不发生就好了”,表示一种不希望实现的最低条件。而且,「バカリニ」表示原因理由,即这种不期待出现的事态发生,导致了不希望出现的结果。这可以说是「ダケニ」和「バカリニ」的根本区别。 总之,本稿试图通过具体的事例,研究中国学习者分不清的「ダケニ」和「バカリニ」的原因。由于笔者的知识及研究能力所限,本稿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将把这些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继续深入下去。
其他文献
笔者购得一只TL168型微型自动搜台调频收间机,该收音机采用SC1088型集成块,其引脚功能与TDA7088T完全相同。收听一段时间后感觉该收音机音质不错,且携带方 I purchased a T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文化背景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交际。作为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和言语行为,拒绝语在日常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Austin
词义的提取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一大主题,也是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交汇点之一。词汇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元素,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复杂事物的重要媒介。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