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胡杨、群众杨、山杨愈伤为材料,系统研究了游离原生质体酶解条件,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离析酶、半纤维素酶等各种酶的浓度以及山梨醇浓度和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利用膜片钳技术进行了胡杨原生质体质膜内向K+通道电流的测定;利用非损伤离子选择技术对三种杨树的愈伤和原生质体在盐胁迫下H+、K+、Na+流动的瞬时变化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如下:1原生质体酶解条件(1)胡杨愈伤组织分离的最适酶液组合为1.5%cellulase+0.1%pectolyase+0.2%macerozyme+0.05%hemicellulase,在0.75-0.8 mol L-1的山梨醇浓度下,酶解6-8 h;(2)群众杨愈伤组织分离的最适酶液组合1.5%cellulase+1.5%cellulysin+0.2%pectolyase+1%macerozyme+0.2%hemicellulase,在0.75-0.8 mol L-1的山梨醇浓度下,酶解6-8 h;(3)山杨愈伤组织分离的最适酶液组合1.5%cellulase+1.5%cellulysin+0.2%pectolyase+0.2%macerozyme+0.1%hemicellulase。在0.75-0.8 mol L-1的山梨醇浓度下,酶解6-8 h;2细胞内向整流利用膜片钳对质膜离子通道电流进行测量,刺激电压为-180-40 mV,保持电位设在-60 mV,当膜电位超过-80 mV时,可记录到胡杨细胞明显的内向电流,膜电位越负则内向电流越大。3细胞H+、K+、Na+流动(1)胡杨、群众杨和山杨三种杨树原生质体和愈伤细胞在盐处理前,H+偏向内流,加盐后内流减少,甚至出现外流的现象,这可能与质膜ATPase的活性增强相关。(2)三种杨树原生质体加盐前K+倾向于外流,加盐后K+出现了内流趋势,表明盐处理诱导了细胞的渗透调节。愈伤细胞则不同,盐处理后K+外流增强,尤以群众杨和山杨显著,愈伤细胞在瞬时盐胁迫下,K+外流增强主要是内向K+通道活性受到抑制,外向K+通道打开的结果。(3)胡杨原生质体在盐处理30min后出现Na+外流,而不抗盐的群众杨和山杨呈现Na+内流,愈伤组织细胞也有相同趋势。胡杨在瞬时盐处理后愈伤组织细胞及其原生质体Na+保持外流,这可能是与盐诱导胡杨质膜ATPase和Na+/H+逆向转运蛋白活性增强有关。而不抗盐杨树愈伤组织细胞及其原生质体Na+保持内流,细胞拒盐性差应是其抗盐性弱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