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银行沟通(Central Bank Communication)是指中央银行向相关主体披露货币政策信息并寻求该信息为沟通对象理解认同的信息沟通过程。近年来,随着预期管理逐渐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核心任务,各国央行开始逐渐摒弃以往的“隐秘性文化”,开始逐渐转向“开放化”与“透明化”,并且更乐于利用央行沟通的方式来追求其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因此央行沟通已经成为“新型的货币政策干预工具”。虽然实践方面取得巨大进展,但由于其浓厚的“艺术”特性,中央银行沟通相关研究仍处于极其初步的状态。本文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央银行沟通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与实践经验总结,并为具体实践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与指导。在对既有文献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沿着中央银行沟通是什么?中央银行沟通对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是什么样的?以及央行沟通与传统工具结合使用的效果展开研究。在清晰界定中央银行沟通的定义,指明其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关系后,文章的研究重心放在探讨央行沟通对于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冲击方面。本文通过构建两个误差修正VEC模型,具体分析了央行沟通对实体经济的代表指标——新增信贷量与虚拟经济的代表指标——上证指数月度收益率产生的影响。文章通过ADF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冲击、方差分解及协整关系图等计量方法分析了央行沟通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央行沟通对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均有着显著的影响,且书面沟通对经济带来的刺激强于口头沟通,同时从方差分解结果看,央行沟通对调节经济的贡献率也是比较高的。因此根据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央行沟通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干预工具结合传统货币政策干预工具使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文章在最后具体分析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沟通实践,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中国人民银行沟通实践的政策建议。政策建议分为两部分,分别对应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部分。同时针对两个市场,本文也给出了央行沟通与传统货币政策干预工具组合使用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