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可控变换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到,从中受益。但由于非线性动态负载所带来的谐波污染等问题,会使电能质量的利用降低。而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不仅能提高电能质量的利用,而且在无功补偿及动态谐波抑制等方面效果显著。针对APF投入电网时直流侧电容电压和交流侧电感电流存在着启动瞬时冲击而造成交直流侧电感、电容等元器件损坏及开关保护装置动作误差等问题,本文展开分析研究。通过启动限流电阻加PI控制的传统方法,存在着启动时间长、硬件成本高,因此需要更为先进、有效的控制策略对启动过程进行时间上的最优控制。针对传统PI控制的缺点,本文提出多种控制算法进行改进。通过不同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对比分析,说明了各个控制算法在交直流侧并网抑制冲击的有效性。本文内容分以下四个模块:(1)首先选择三相并联型APF为系统模板,讲述了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大致分类,重点讲述了几种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检测法。然后设计并建立了APF的数学模型,为接下来研究并网抑制冲击的控制算法做了铺垫。对于一些重要的系统参数,如:直流侧电容、电压,交流侧电感做了取值分析。(2)基于对称分量法和瞬时能量法的理论推导,分析了直流侧电容电压启动时的波动最大幅值和波动畸变率。对于并网启动瞬间电压冲击过大的问题,提出选用时间最优的Bang-Bang控制算法来抑制冲击,对于稳定后的纹波电压,通过偏差阀值和模糊规则切换到模糊PI来进行消除。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相比通过用预充电电阻或PI控制等传统方法,采用新的改进算法,并网抑制冲击效果较好,实现时间上的最优控制。(3)对于交流侧电感电流并网瞬时冲击过大的问题,首先通过对有功和无功电流进行了详细的冲击过程理论分析,建立了目标函数,然后分析了基于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环分段启动分析,结果表明不能做到时间上的最优控制,存在延时缺点。最后是基于三相电流前馈解耦逐步增压的新型控制算法来降低并网电流端的瞬时冲击,抑制冲击电流效果最好,基本无冲击毛刺,且所用稳定时间较少。最后皆在仿真中验证了有效性。(4)介绍了几种电力电子设备中常用的并网软启动方法,最后针对不同电容、电感值对系统并网启动的影响进行了仿真验证,确定了合适的参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