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图形处理器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商业办公还是普通的家用系统计算机,或者是游戏发烧友,对于图形处理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面对目前纳米级工艺制程,芯片的高能耗成为制约系统性能提升的一个瓶颈,寻求新的低功耗技术以及合理地规划低功耗设计方案,成为高性能低功耗设计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本文在分析CMOS数字集成电路功耗来源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物理设计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图形处理器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商业办公还是普通的家用系统计算机,或者是游戏发烧友,对于图形处理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面对目前纳米级工艺制程,芯片的高能耗成为制约系统性能提升的一个瓶颈,寻求新的低功耗技术以及合理地规划低功耗设计方案,成为高性能低功耗设计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本文在分析CMOS数字集成电路功耗来源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物理设计阶段几种关键的低功耗方法进行研究,并应用于图形处理计算单元的物理设计。论文首先分析了图形处理计算单元的系统结构特点,根据最初的功耗分布和前端设计对不同工作场景下负载调度运算量的需求,将多个计算模块适时切换进行关断,使图形处理计算单元工作于三种不同的模式,并对高速缓存模块和其它工作模块采取不同的供电策略,从而确定合适的低功耗方案。然后,依据低功耗方案,采用统一电源格式UPF来规划整体的电源意图并完成低功耗的逻辑综合,调用布局布线进行反馈迭代获得最优的网表,以此作为低功耗物理设计的输入进行电源门控、时钟门控、多电压域技术的物理实现,对实现后的设计进行了静态验证、低功耗检查和静态时序分析。最后,对传统物理设计和低功耗设计进行功耗分析和对比。本次低功耗设计基于Global Foundries 14nm工艺,设计包含 160万实例单元(Instance),总面积为 1300*1500um2,典型工作模式下频率达到1661.1MHz。在采用传统的物理设计之后得到的总功耗为585.5mW,运用多重低功耗设计方案之后所得设计总功耗为324.9mW,总体功耗减少了44.5%,由此可见,本次设计在没有影响电路性能并满足时序要求的基础上,采取的低功耗策略使图形处理计算单元的总功耗得到明显降低。
其他文献
开关技术在脉冲功率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决定了脉冲功率系统的输出特性,甚至是脉冲功率系统的成败的关键。高重复频率、小型化、全固态是当前开关技术主流发展趋势。与传统的气体开关、液体开关相比,光电导开关兼顾功率与频率,在开关技术中占有独特地位。光电导开关的非线性工作模式能在触发后持续导通,直至锁定电场无法维持。在4-6kV/cm的锁定电场下,持续导通所需的载流子来源于GaAs内的某种雪崩机制,这
在大尺寸装备制造体系中,大型构件或子装配体的生产装配精度控制技术是整个装备制造过程的关键之一,而在生产装配流程的精度控制中,数字化测量技术是核心。随着大型装备制造技术发展,许多工程应用中需要现场实时监控部件的空间位姿完成多点对接任务,或者需要对部件实施从设计、生产到尺寸检验的全周期精度跟踪,而激光跟踪仪逐渐无法满足多点实时定位与并行测量的任务需求,因此基于前方交会测量场部署的分布式测量系统得以快速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水平和工艺水平的发展和进步,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也不断的发展,片上系统(SOC)设计方法已经成为IC产业的主流。伴随芯片对数据处理数量和速度的不断要求,DMA(Direct Memory Access)技术因其解决内存与高速外设速度差异的出色能力,被广泛应用于SOC中。本论文以某SOC项目平台为基础,完成了 DMA传输系统的设计与验证。文中首先介绍了DMA的技术特点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并
为了解决双极型SiC功率器件中由于P型SiC不完全电离所导致的p+n发射结注入效率低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将宽禁带P型CuAlO2与N型SiC形成的异质结作为发射结以提高该结的注入效率。本论文基于溶胶凝胶法(Sol-gel)研究了 4H-SiC衬底上CuAlO2薄膜的制备工艺,率先在SiC衬底上制备了CuAlO2薄膜及CuAlO2/SiC异质结,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研究了
IGBT(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是一种电压控制的复合型器件,在电力电子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电力电子器件在实际使用中常会因为温度过高或过低而使器件失效。因此研究IGBT工作过程中的结温预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研究IGBT的结温预测方法。将通过温敏参数法测量得到的IGBT饱和压降、集电极电流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量,IGBT模块的结温作为网络的输出量,采用MATLAB对BP网络进行训
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作为电力电子设备的核心器件,在线健康监测尤为重要,其安全运行关乎整个设备的可靠性。由于IGBT实时健康监测的数据量大、采样率高,数据传输成为了主要难题,因此有效重构原始信号的方法成为了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对IGBT栅极波形的采集进行研究。首先,阐述和分析了压缩感知理论原理并给出信号重构性能的评价标准。
有机光电探测器具有响应光谱易调节、制备工艺简单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受到很多科研者们的关注。当前大部分关于有机光电探测器的研究集中于提高某一范围内的光响应,很少有探索可见光到近红外波长范围内的研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就非富勒烯受体IEICO-4F作为第三或者第四组分对宽光谱OPDs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对活性层为P3HT:IEICO-4F:PC61BM三元器件(第一组)进行了研究。研究不同IEICO
GaN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凭借其大功率、耐高压的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5G技术、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新兴产业。但是由于HEMT器件功率密度较大,自热效应会导致器件结温大幅升高,从而严重影响器件的性能、可靠性和寿命,将具有超高热导率的金刚石材料与GaN材料结合有助于改善GaN HEMT的热特性。本文用Sentaurus和COMSOL相结合法,研究了金刚石衬底GaN HEMT器件结温及自
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芯片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越来越高。芯片集成度的增大,给设计和测试带来了诸多挑战,其中测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一款国产化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芯片进行了可测性设计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为了测试芯片的I/O端口,基于IEEE1149.1协议设计了 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模块。为了使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IGBT在新能源、机车牵引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IGBT长时间的运行,所产生的疲劳应力将导致其材料结构的老化。因此,对IGBT的寿命预测方法进行研究,以提高电力电子设备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及运营成本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器件老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寿命预测方法。围绕这一主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利用现有功率器件瞬态热阻抗测量技术,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