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各营养成分含量为依据,对大豆浓缩蛋白(Soy Protein Concentrate,SPC)作为水产饵料蛋白源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以SPC为饵料蛋白源,替代不同比例中华绒螯蟹饵料的鱼粉,尝试从其对中华绒螯蟹生长、体成分、消化生理、免疫力及对养殖水环境各方面影响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饲料蛋白源开发和水产养殖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 SPC作为水产饲料蛋白源的各营养成分分析通过分析SPC各种营养成分(粗蛋白质,水分,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磷和氨基酸)及抗营养素组成和含量,并与进口鱼粉进行比较,对SPC作为水产饲料蛋白源的利弊进行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SPC粗蛋白质含量高,一般都可以超过进口鱼粉;氨基酸较平衡,但组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较进口鱼粉低;抗营养因子和磷含量低,也是SPC相对比鱼粉的一个重要优点。其作为水产动物饲料蛋白源,部分替代饲料中的鱼粉,不但可以缓解鱼粉资源紧张的局面,而且还可以减小对养殖水环境的污染,所以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前景十分乐观。2. 配饵中不同SPC含量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以SPC.(Soy protein concentrate,SPC)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试验为基础,探讨了其作为中华绒螯蟹饵料蛋白源的可能性及最适添加比例。根据中华绒螯蟹对饵料中蛋白的需求,用SPC逐渐替代鱼粉作为蛋白源配制成6种近似等蛋等能的饵料,其中SPC在饵料中的含量分别为0、 11、 22、 33、 44和56%(分别替代饵料中鱼粉质量的0、 18. 64、 37. 93、 56. 90、 77. 19和100%)。中华绒螯蟹随机分为6组,分别用上述6种饵料饲喂,组1为对照组,饵料蛋白源全部为鱼粉,50d后,分析SPC添加比例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生长试验表明:随着SPC在饵料含量中的升高,中华绒螯蟹成活率呈下降之势,组1-5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 ,但组6(100%替代)与组1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 ;蜕壳率先随SPC在饵料中的含量升高而上升,而后下降,显著性分析显示,组1-5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 ,而组6显著低于对照组1(P<0. 05) ; 增重率、特殊体长(宽)增长率的变化规律与蜕壳率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