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经济管理决策理论强调以目标导向的决策方式,这种决策方式的使用前提是决策者能够事先确定或者预测相关决策的结果。然而在创业情境下,具有典型的奈特不确定性,目标导向已经不能很好的指导创业者的行为,经典的经济管理理论在解释创业者的决策行为时存在困难。在这个背景下,Sarasvathy教授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能够更好地适用于创业者,为创业者解决实际创业过程所面临的问题的效果逻辑决策理论。本文在对效果逻辑理论及相关研究回顾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了效果逻辑前置因素的理论模型,运用中国创业动态跟踪调查项目(CPSED)前两轮调查的321名新生创业者样本数据,通过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效果逻辑手段导向维度明显受到机会识别方式、机会创新性和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偶然发现创业机会、发现创业机会创新性较高或者面临环境不确定较高的创业者会更有可能采取手段导向原则来进行创业决策。(2)效果逻辑可承受损失维度明显受到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环境不确定性越高,创业者越倾向于采用可承受损失原则进行决策,而受到机会识别方式和机会创新性影响并不明显。(3)效果逻辑合作关系维度受到机会识别方式、机会创新性和环境不确定性影响都不明显。(4)效果逻辑利用意外事件维度明显受到机会识别方式和环境不确定性影响的影响,而受到机会创新性的影响并不明显。偶然发现创业机会的创业者以及感知到创业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创业者更有可能采取利用意外事件原则来进行创业。本研究一方面丰富了创业机会、效果逻辑创业决策领域的研究,验证了中国情境下效果逻辑理论的存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线索;另一方面有助于指导创业者进行决策,提高创业者创建新企业的成功率,并为政府支持创业活动提供了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