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郁金中四个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抗炎机制研究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q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郁金为姜科姜黄属(Curcuma)多年生草本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的干燥根茎,广泛用于治疗由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炎症,如关节痛、痛经等。在前期工作中,实验室从温郁金中提取分离得到4个倍半萜类单体化合物,分别为(1) curcolide,(2)8,9-seco-4β-hydroxy-1α,5βH-7(11)-guaen-8,10-olide,(3)7β,βα-dihydroxy-1α,4αH-guai-10(15)-en-5β,8β-endoxide,(4)zedoarondiol。本课题以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为模型研究这4个化合物的抗炎机制。   噻唑蓝比色法(MTT)表明化合物1-4在0.01-100.00μM浓度范围内,对RAW264.7无细胞毒作用。酶联免疫法(ELISA)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对脂多糖诱发的TNF-α、IL-1β与IL-6水平升高具有抑制作用。Griess试剂检测法显示化合物1-4均能降低细胞内NO水平,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法发现化合物1-4对细胞内ROS含量也有抑制作用。   课题用ELISA检测化合物对NF-κB与DNA结合活性的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1-3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NF-κB与DNA结合活性,并且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而化合物4无此作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到化合物1-3能够抑制NF-κB从细胞质到细胞核的转运,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表明这3个化合物能够下调细胞核内NF-κB水平,抑制胞内IκB-α的磷酸化降解,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   综上所述,化合物1-3能够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产生抗炎作用。而化合物4通过下调促炎细胞因子产生抗炎作用,对NF-κB信号通路并无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对花生衣的质量标准进行初步研究;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对龙花方中仙鹤草、花生衣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对仙鹤草、花生衣中总黄酮进行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