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肌钙蛋白与心肌酶的变化与意义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应用蒽环类药物(ATN)化疗后的血清中的肌钙蛋白Ⅰ(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探讨其各项的变化在心脏毒性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乳腺外科病房中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浸润性乳腺癌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组标准:(1)经病理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并且需要接受化疗的患者,且生存质量(KPS)评分超过60分,预计生存时间可以超过6个月以上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2)接受含有ATN方案进行化疗;(3)以前从未做过化、放疗者;(4)既往无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5)近半年内从未发生过急性心肌梗死;(6)所有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依据入组、排除标准最终确定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研究对象在接受含有蒽环类药物化疗前、化疗1周期后以及化疗4周期后的次日这三个时间点的血清肌钙蛋白指标、心肌酶学指标、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的结果变化并进行分析。所有的实验数据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在生化指标中有2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1周期后,5例患者在化疗4周期后c Tn I的值比化疗前明显升高,差异虽然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其值仍然在正常值的范围内,CK-MB较化疗前无显著性变化,差异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心电图检查中所有的42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在蒽环类药物化疗4个周期后其中有5例患者的心电图出现异常,其他37例患者未见异常,异常率为11.90%(5/42),将ATN化疗前和ATN化疗后的结果进行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中所有的42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在使用ATN化疗后,将LVEF、E/A的值与化疗前相对比亦无显著性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是在临床工作中蒽环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并未达到心脏毒性的累积剂;肌钙蛋白与心电图的异常率呈正相关(r=0.948,P=0.000),具有显著性相关。结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在使用ATN化疗后,体内肌钙蛋白值在化疗后有所升高,但其升高的值仍在正常值范围内,可能原因是临床工作中的使用剂量为安全剂量,还未到达可以出现心脏毒性的累积剂量;肌钙蛋白和心电图可以作为监测ATN早期心脏毒性的方法,但是肌钙蛋白值的变化对心脏毒性的反应比心电图的变化更加敏感;LVEF和CK-MB、E/A的值并不能成为有效监测早期心脏毒性的观察项目,但是如果者其中之一发生了异常变化,可以提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心脏毒性。
其他文献
学位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分析急性穿支动脉型脑梗死患者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究其接受不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头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诊断为新发急性脑梗死,并依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a Ischemic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患者术前行盆腔核磁检查联合血清癌抗原125(CA125)和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检测对于诊断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效果评价,以期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行淋巴结切除术提供准确实际的临床支持,制定更加有针对性、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妇一科、病例资料完整、排除其他恶性肿瘤、经病理证实且未经干预的子宫内膜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一种常见的革兰阴性菌,镜下观察呈短小杆状、球杆状、丝状等多形性,可引起脑膜炎、肺炎、中耳炎和急性会厌炎等多种疾病,其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和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Nontype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NTHi)所致感染最为常见。随着H
目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对其病理分型、基因突变和临床特征分析方面的研究对于该病的临床诊治起重要作用。最新的国际组织病理学共识推荐结合HE染色结果和CYP11B2免疫组化结果,即同时从形态和功能上,对原醛进行病理分型诊断,该方法较既往病理诊断有明显优势。迄今尚未见基于功能病理学诊断评价CT影像学诊断醛固酮瘤的准确性的报道,并且对醛固酮瘤和特醛症的手术预后的研究也甚
目的: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去甲肾上腺素能够促进结直肠癌的肝转移。本研究观察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adrenergic receptor,β2-AR)阻滞剂对肝内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M2型极化和结肠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PBS处理KC,实验组采用梯度浓度的β2-AR阻滞剂ICI118551(10-9M、10-8M、10-7M
第一部分亚实性肺结节关键CT征象与肺腺癌浸润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目的:通过探讨亚实性肺结节(SSN)的CT支气管分型、最大径、最大横截面积、平均CT值与肺腺癌浸润程度的关系,为亚实性肺腺癌结节的CT精准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邯郸市中心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CT扫描结果为≤3cm亚实性肺结节的125例病例,最终病理证实为微浸润性肺腺癌(MIA)35例及浸润性肺腺癌(IAC)90例,
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用于三阴乳腺癌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方法:使用电脑检索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及通过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OR对pCR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HR对m OS和m PF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6篇RCT研究,共计1538例三阴乳腺癌患者,其中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组共1017例患者
目的:探究RUNX3和EZH2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和相关性;探究RUNX3和EZH2蛋白表达与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取31例术前未经抗肿瘤治疗直肠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划分为C组和NC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检测两组组织中RUNX3和EZH2的m RNA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RUNX3和E
学位